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708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认为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属,是社会主义价值判断的依据,是各种利益矛盾统一的基础。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综合实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英  于新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6):30-31,34
高等教育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评估中,许多指标具有模糊性,本文提出用模糊决策综合评价法进行高校综合实力评估工作,将其定量化,使评估工作更容易,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3.
由于对道德教育本体认识的偏差,道德教育简约为道德行为规范的植入与接受及行为训练,遮蔽了道德规范所依赖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论证,当前的道德教育没有实现其工具功能和本体功能,陷入无效的困境。其根源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道德教育走出困境需改变思维方式,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道德教育。实践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的生存,因而要求道德教育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取代"德目"的灌输。培养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的策略是:教学生以公正作为道德判断的原则、用" 1示范法"引起学生的道德冲突、奉行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公正团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4.
反思与重构: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理论关于证据法学乏理论基础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尤其是关于“认识论”和“价值论”在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中的地位问题,也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在程序正义理论日益成为诉讼法学主流理论的背景下,理论上有贬低“认识论”在证据法学理论基础中的地位的趋向,这是不符合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事实以及证据法学的学科特点的。只有将“认识论”和“价值论”同时作为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的证据法学。  相似文献   
155.
廖祥正 《天中学刊》2012,27(3):55-59
刑事证据能力包含三个要素:关联性、可印证性和合法性。关联性是指从逻辑上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有实质性联系;可印证性是指从主观经验上看证据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合法性是指从价值上看取证主体、取证程序和证据形式合法。没有关联性或可印证性的证据首先排除有证据能力,不论其合法性有无。可印证的关联性证据具有证明力,但是否具有证据能力还需看其是否合法。证据的"三性"具有不同质性和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6.
从电磁学、光学、热学、力学、相对论、物质结构和自然界的四种相互作用的实验事实说明力的近距作用,而非超距作用.  相似文献   
157.
中国古代自传由于伦理、政治、礼法、个人名利等方面的因素而呈现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己讳”的书写现象,从而造成了古代自传情感上的自夸倾向与内容上的失真.破除古代自传创作中的隐讳原则,遵循善恶必书的实录精神,对今天的自传创作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The study addresses two separate but related issues in connection with people's real-life moral decisions and judgements. First, the notion of moral orientation is examined in terms of its consistency across varying contexts, its relation to gender and to gender role. Secondly, a new aspect of moral reasoning is explored--the influence on moral decision-making of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an action. Fifty-eigh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discuss two personal and two impersonal real-life moral dilemmas. The results reveal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role and type of dilemma. However, moral orientation was not consistent across various dilemmas and gender was not related to any particular orientation. Also the resul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asoning of consequences of personal-antisocial conflicts and impersonal-antisocial conflict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ifferent moral orientations may be embedded in life experience and connect with an individual's sense of his or her moral identity in real-life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59.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高地,更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校与地方社会发生的关系越来越多,高校网络舆情关注的话题也日益突破校内范围,因此高校网络舆情无论是舆情信息发布的主体,还是舆情关注的话题,都在不断地扩大。因此,高校网络管理工作越来越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从话语构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东西方历史文本《史记》和《剑桥中国史》对同一历史事件"商鞅变法"的历史叙述异同,指出两者在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立足点、叙述深度和时间指示、结构编排、叙述语选择上。而后本文探讨了对比分析所反映出的历史叙述"曲解故事"的基调和其通过深层话语空间所展现的价值判断立场,特别对客观史实叙述中的主观认知倾向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叙述的意义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客观展现过去的事实,而是通过话语构建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价值观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