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661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49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湖北省农民体育消费的意愿、目的、结构、消费水平、行为与内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认为:湖北省农民的体育消费观正发生转变;农民的体育消费结构简单;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发展趋势;农民的文化程度、年龄以及收入影响其体育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2.
齐海丽 《学会》2010,(8):20-23
公民是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组织渠道。作为农民参与组织载体的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民利益表达、公共精神培育、参与文化营造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政府要制定政策,民间组织要加强自身能力,共同致力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3.
苏、浙、皖农户秸秆处理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漆军  朱利群  陈利根  李群 《资源科学》2016,38(6):1099-1108
为了系统地研究农户秸秆处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秸秆综合利用的合理政策建议,本文以小农经济制度理性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Logit模型的建立,构建了农户秸秆处理行为模型,对苏浙皖三省473个农户样本的秸秆资源处理行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秸秆焚烧行为主要受户主年龄、禁烧补助以及农户对秸秆焚烧认知因素的影响;农户秸秆还田行为主要受禁烧政策执行力度、家庭生活能源情况、秸秆还田意愿和还田技术指导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秸秆出售行为受农户出售意愿和附近是否有秸秆收购站点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秸秆出售行为受农户出售意愿和附近是否有秸秆收购站点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首先,要继续实行秸秆禁烧政策,并加强对农户的秸秆综合利用的知识宣传;其次,要加大对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扶持制度;最后,要通过政府、企业及第三方组织等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相似文献   
114.
1975年越南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战时体制与高度计划体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途径。1986年越共“六大”后开始全面革新与对外开放。全国统一30多年来,革新开放20多年来,越南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文学在这30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及时地反映了当代越南人的心态世相。越南当代文学根据其发展可以分为1975-1985、1986-1991、1992年后三个阶段。1975-1985年是转型期,现实主义思潮复兴,悲剧意识、民间精神开始显现;1986—1991年是繁荣期,文学创作呈现多元化倾向;1992年后为稳步发展期,各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在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5.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路径有: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努力实现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有效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文献资料法、直接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体育锻炼人数试点行政村明显高于非试点行政村:“农民体育大院”的形成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新生事物,带有浓厚的文化娱乐乡情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时代特色,带有方向性和政策的导向性,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体育大院的选址在农村学校附近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场地,同时也不影响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场地最佳选址点;室外乒乓球不适宜在河南多风的农村地区推行的新结论.期望为政府决策和学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中篇小说《神井》从民族历史的追忆中反思民族文化的选择取向。在历史的文学性叙写中,传达了对主流文化的追思——期望融入主流但却被现实疏离的尴尬与无奈,书写了对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族文化积极建构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8.
17世纪,以"礼仪之争"为发端,中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化传入欧洲,成为当时哲学家热烈讨论的对象。一些并不全面熟悉中国文化也不精通汉语的德国作家从中国文化汲取了灵感和启迪,把中国形象当成乌托邦式的人间天堂,借以对比德国当时困苦的现实生活。德国巴洛克文学中出现的乌托邦式人间天堂的中国形象,跟现实中的中国形象差之千里。这种中国形象的误读、改写和重建恰恰表明了文化传播和碰撞的过程中人们对异国文化的研究和吸取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处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9.
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以车辐、乔瑜、罗清和、王跃、文迪、老樵、骆平、桑格格等为代表的小说作家,以描写成都人的"大生活"(乔瑜语)来展示成都故事,形成了一个带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他们对成都本土文化有本能的崇尚意识和自觉的理性透视精神,传达出特别鲜明的婉约阴柔、飘逸旷达的"蜀水文化"特征。成都人的生存本相都能从他们的笔端勾勒出明晰的具备了地域文化风情的生存图景,可以说是一幅成都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20.
将干校文学划归“文革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文学史叙述范畴,自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对于具体鲜活的干校文学文本来说,却是一种无意的遮蔽。通过文本细读,深入干校文学文本,可以发现干校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进而揭橥当时作家的真实心态及其转变过程,对于校文学的评价应该以“真实”作为第一标准,干校文学创作及其研究尚有不小的空间可供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