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95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丹贝(Tempo)是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的发酵食品。西方国家已有丹贝产品销售,而我国尚属空白。丹贝生产优势菌株是少孢根霉,具有很强蛋白分解和脂肪分解酶活性。东南亚国家采用传统天然发酵生产丹贝,而规模化生产采用纯培养工艺技术。发酵后大豆丹贝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大豆丹贝中存有抑菌作用抗菌素和生物学活性物质—异黄酮。  相似文献   
32.
以芒果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的最佳芒果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适控制条件为温度18cc,糖度20%,PH值3.5,果胶酶添加量0.02%。然后以芒果发酵酒为基酒,按一定比例研制出七种色香味俱佳、比重不同、色彩各异、营养保健的彩虹鸡尾酒。  相似文献   
33.
探讨了乙醇摄入导致的交通行为异常、驾车者血液酒精浓度的检测方法等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34.
本实验对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研究证明,煮沸法优于索氏提取法;所用提取剂,乙酸乙酯优于乙醇,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35.
聚乙烯醇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聚乙烯醇的制备、特点、性质及其在油田、胶粘剂、涂料、助剂、表面活性剂、功能高分子材料、膜材料、分析化学及纤维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其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6.
针对聚乙烯醇中含有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而难以进行热塑化,从而为其产品的生产带来很大困难的问题,介绍了聚乙烯醇的热塑化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在聚乙烯醇或其复合物中加入甘油、水、乙二醇、聚乙二醇、醇胺、尿素或已内酰胺等各种增塑剂或者它们的复配增塑剂,以降低聚乙烯醇的熔融温度,实现热塑加工。  相似文献   
37.
艾尔·里斯(Al 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提出的定位(Positioning)理论在当前依然具有生命力。定位的首要思路与核心精神是努力寻找能够符合消费者心理期待的成为第一的空隙或领域。当年孔府家酒推出后,虽开展了强有力的广告攻势,成为一时热销白酒,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对产品的定位不清,导致日后的沉沦。如果当时孔府家酒能够审时度势,顺应消费者期待,在广告传播中建立“中国第一低度白酒”概念.很有可能拥有稳固、持久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38.
目的:按国家新的中药注射剂注册要求制备注射用人参总皂苷。方法:醇提水沉与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提取与分离纯化,氧化铝与活性碳除色素。结果:人参总皂苷纯度达85%以上,其它指标符合注射剂的质量要求。结论:上述方法可以制备注射用人参总皂苷。符合国家新的药品注册管理规定而且对色素的除去工艺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9.
茶叶的发酵工序是形成茶叶不同品种的关键环节。本文采用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法,比较分析了云南普洱碧罗春茶(不发酵茶)、福建乌龙茶(半发酵茶)和普洱熟茶(全发酵茶)红外特征谱的异同。结果显示,三种茶叶的红外光谱比较相似,但由于发酵程度不同,三种茶中茶多酚类物质成分的含量不同,因而它们具有各自的红外特征谱。研究表明,茶叶的发酵程度与红外特征谱的1037cm^-1、1147cm^-1、1324cm^-1、1520cm^-1和1240cm^-1附近吸收峰的强度和峰形密切相关,根据上述红外光谱特征峰的吸光度和峰形,可以区分茶叶的发酵程度等。FTIR光谱法为不同发酵茶叶种类的鉴别,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在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过程中,酒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借用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探析了酒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认为酒是激发文学艺术家进入创作境界的触媒,但真正作品的形成离不开文学艺术家对文学创作规律的娴熟领会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