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05篇
科学研究   14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Universities have a long-established tradition of granting students special consideration when circumstances beyond their control negatively affect performance in assessments. Typically, such situations affect only one student (e.g. medical emergencies) but we consider the impact of a natural disaster that led to all students being eligible for special consideration on a single assessment. Students did not have to get applications for special consideration endorsed by a qualified professional but were able to rate their own level of impairment.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students were impaired in their performance and accordingly application for special consideration was warranted. Those few students who did not submit an application were disadvantaged relative to their peers. There wa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ents’ self-reported levels of impairment and their performance, but those who considered themselves seriously impaired were disproportionately unlikely to complete the assessment. Those with poorer grades leading into the final assessment were no more likely to request special consideration. Although our observations were with an unusual example, our overall findings support the need for a special consideration policy, and indicate that students can treat such a policy appropriately and not exploit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 unmerited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本体、形式概念分析等理论研究进行分析,提出一种以"文档——术语"为核心,形式概念分析为技术手段的气象灾害领域的本体构建方法。针对气象灾害领域知识库和主题词表的缺失,以中英文学术论文为数据源,对气象灾害领域术语的层次关系抽取和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论证,具体包括领域术语的抽取和筛选,文档术语矩阵的建立,主题概念格的生成,术语层次关系分析;本体OWL描述和可视化展示等过程,最后利用GATE Developer对构建本体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3.
结合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会及对汶川地震中建筑物震害的资料研究,分析汶川地震中砌体、框架、砌体——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3种结构体系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探讨这3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地震文学为何特别关注灾难场景,从传媒学的角度看是为了借助真实性、亲历性和传奇性的新闻手法追求视角效果,凸现灾难情形;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它曲折而隐晦传地达出人类远古的苦难记忆,间接而依稀地表现了文明前进的痛苦历程,深刻而残忍地揭示出美好人性的阴暗底层;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战胜灾难上它显示关好人性的光辉,体现万众一心的气势,表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5.
卫星通信是应急救灾通信的主要手段,是我国应急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省市政府部门的应急救灾通信需求,论述了基于前向链路TDM、反向链路TDMA技术的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在高斯烟团气体扩散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C#编程语言与SuperMap Object.NET进行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实现了基于GIS的二维平面毒气扩散范围模拟,并利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毒气污染范围与城市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分析,计算出毒气污染范围和浓度大小。本算法的实现对地震次生毒气泄漏灾害的数值模拟仿真、现场辅助决策以及灾后损失评估等应用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冰雹灾害对黑龙江农业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雹是危害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冰雹灾害是一种局部地区性强、季节性明显、来势急、持续时间短、以砸伤为主的气象灾害,常伴有大风、暴雨,常给农牧业生产,尤其是给丰收在望的农作物带来重大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特点,冰雹灾害的防御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8.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重要的威胁.从08汶川到10玉树再到现在的雅安,地震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同样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尤其是学生,防震减灾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体育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和探究后得出:无论是灾前预防与演练还是在灾后心理康复和身体康复方面体育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防震减灾工作需要不断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9.
在雄奇、壮丽的周秦文章之后,汉朝文章以醇厚、典雅作为了自己的主导风格.汉文的这一特色在刘向的文章中展示得十分充分.刘向既能把广征博引、旁喻远比之手段发挥到极至,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既善于仿古取貌,又能师心独创,斟酌于经籍而不乏己见,侈陈灾异之说而寓其政见.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这种文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0.
《诗经》、《尚书》、《周礼》、《礼记》等经籍提到的“禷”祭(又作“類”祭),是上古中国一项有着深厚民俗文化背景和深远历史影响的祭仪。不幸其礼早亡,汉儒已经难究其详。影响及今的《尚书》古文家说和郑玄《礼记》注等,将“禷”祭解为祭天之礼。但根据经籍中的记载来看,“禷”祭指的是当国有大事时,向上帝或社稷宗庙祈福禳灾的一种“祷祈”仪式,与祭天之礼并不是一回事。据《说文解字》等书,“類”字本义是一种犬,可能是白犬。“禷”祭应是指特以“類”为牺牲的祭仪。《山海经》等说“類”具有“自为牝牡”的神奇特性,这与该书所记“白犬有牝牡,是生犬戎”的传说非常相似。在先秦文献中,“類”字常用来指出自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这些材料表明“類”与古代中国某些族群的祖先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禷”祭之形成,正植根于此种观念之上。“禷”祭当属于曾广为流行于上古中国北方地区的犬祭礼俗中某种特定的类型,它的消亡可能与周人颇具理性色彩的的礼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