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文章着眼于文献学的角度,对初盛唐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有关诗歌,或系年,或笺释,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前哲时贤的看法与意见,有利于对唐诗的全面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2.
在“五四”文坛上,各种文学流派风起云涌,就实践意义而言,新文学现实主义第一个成形的流派--“乡土文学”兴起的成因比较复杂,其中历史诱因、社会思潮与文化思潮基础、主体条件、观念准备、艺术视景等五个方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科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入手,深刻分析大同市的教育现状及人才结构现状,提出“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大投入、引导社会办学“以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思路,旨在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与社会发展结构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汉赋渊源于具有娱乐性质的隐语.带有先天性的文字游戏基因。它得以驰骋文坛.关键在于其内在的审美娱乐功能。随着儒家功利文艺观影响的扩大.汉赋的娱乐功能逐渐弱化.其自身优势日渐丧失,最后以诗赋合流的形式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墨学之繁兴由当时的社会转型环境与学术自身发展理路所决定。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墨学的思想和精神为之提供学术解释和智力支持,这一经世致用的社会价值是其得以兴盛的基本原因;近代社会转型下的自由学术环境,也有利于墨学学术的发展;清代学者对墨学的奠基和研究方法的近代化,亦促成了墨学研究的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6.
四十年代解放区的讽刺文学运动,由盛及衰前后不到三年时间。兴起的原因是延安不足的现实存在、文艺园地的大量开辟、知识分子对圣地的完美想像、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广大读者的需要。然而民族与根据地危机的重压、政治家的干预、文人内部的分歧,三者的合力最终导致了这一运动的衰落。  相似文献   
17.
大量有关吟诵的轶闻趣事和美谈佳话表明,吟诵具有达政酬对、写作入门、识才爱才、审美娱乐、保健养生等多重价值。而正是前人对其诸多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促进了中华吟诵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由于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功能更加丰富和完善,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尤其是对社会和谐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完善教育体制,调控教育持续、适度、和谐地发展,促进教育发展同社会发展相和谐,避免人才过剩或不足状况的发生,使教育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功用,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富民强国、和谐中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清末票号盛极而衰,年存放款及汇兑额逐年降低,究其原因有其自身的弊端、不良的宏观环境、现代金融机构的竞争和金融风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