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教育   319篇
科学研究   243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8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大学创新团队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举措。在建设大学创新团队的实践中,目前人们似乎更注重创新团队数量的拓展,而对创新团队增效机制的研究还缺乏认真的关注。在建设大学创新团队的实践中,明确的共同愿景是创新团队聚合增效之基,达成心理契约是创新团队耦合增效之力,提倡头脑风暴是创新团队激智增效之道。  相似文献   
72.
在增程器失火-不对中耦合故障下,通过多工况下虚拟样机仿真,对不对中故障的故障诊断特征的变化规律展开了研究。借助虚拟样机平台搭建了某款增程器虚拟样机刚柔混合模型;对已经探索得到的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在多转速、多失火状态工况下,研究耦合故障下不对中故障特征变化规律;对耦合故障下的增程器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机理研究,对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原理分析;由此得到耦合故障工况下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3.
知识管理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宇  谢富纪  彭鹏 《情报科学》2007,25(2):302-305
知识管理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一方面,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也会促进高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应该从两者的耦合性上把握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将知识管理的重点聚焦在推动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上,进而全面提升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4.
姜鑫  马海群 《现代情报》2016,36(4):170-177
本文以CSSCI收录的18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发表于2014年的4407篇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通过共词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分析、作者合作分析和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方法探讨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共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确定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17个重要主题及其演变趋势,通过作者合作分析确定了2014年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及主要合作团体,通过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确定了高产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5.
芳香醛和金属锂在超声波作用下于THF中室温反应2,邻二醇的收率为15%-79%。  相似文献   
76.
Exchange coupling and magnetization reversal mechanism in two series of Co_xNi_(1-x)/CoO(30 nm)(x=0.2 and 0.4)bilayers are studied by vector magnetometer.Two components of magnetization are measured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applied field.At low temperatures,coercivity H_c∝(t_(FM))~(-n),n=1.5 and 1.38 for x=0.2 and 0.4,respectively,in agreement with the random field model.At room temperature,the coercivity is 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verse FM layer thickness.In addition to the exchange field and the coercivity,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gnetization reversal mechanism was found to change with temperature.At temperatures below 180 K,magnetization reversal process along the unidirectional axis is accompanied only by nucleation and pinning of domain wall while magnetization rotation is also involved at high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77.
数学教学理论建构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态势,数学教育学取向并不就是“ 教育学 数学”.数学教学耦动理论的建构需要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思辨法、演绎法、层次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 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样教/学?教/学得怎样” 等教学的基本问题,以教学耦动观为逻辑起点.数学教学耦动理论可概括为:一种观点,二大目的,三项内容,四个层次,五个环节,六项指标.  相似文献   
78.
在增程器失火-不对中耦合故障下,通过多工况下虚拟样机仿真,对失火故障的故障诊断特征变化规律展开了研究。借助虚拟样机平台搭建某款增程器虚拟样机刚柔混合模型,对已经探索到的失火故障诊断特征,在多转速、多不对中工况下,研究了耦合故障下失火故障诊断特征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对失火故障特征变化进行机理分析,说明了其与特征变化规律研究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9.
The active control of rotor vibration was studied while shape memory alloy (SMA) spring component was chosen as bearing of rotor system. The vibration of rotor system was controlled by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SMA with electric heating method. The SMA spring component has nonlinear coupling problem of thermal stress and thermal elasticity, because thermal constants α,β and elasticity constants γ, G vary with temperature when temperature changes sharply. Because δ,ε were both small parameters, their square items could be ignored and approximate results were obtained by perturbation. The characters of α,β, γ, G changing with temperature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 of thermal diffusivity ot changes with temperature, which cannot influence U,Ψ,So the nonlinearity of ot can be ignored; the character of,β changes with temperature,which cannot influence U, but influences Ψ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character of γ, G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which cannot influence Ψ, but influences U with U^(01) ε. The more γ ,G, the more their influence on U;the nonlinearity of βT/pcvεkk influences U and Ψ, which must be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80.
从波动理论出发,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耦合的理论,讨论了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耦合的方法,其中锥端球面微透镜耦合效率可达到80%,展望了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耦合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