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938篇
科学研究   27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17篇
综合类   12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延迟性肌肉酸痛”“植物提取物”“DOMS”和“plant extracts”等中英文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Webofscienc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EBSCO系列数据库中,对自1983年6月至2020年5月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最终选取81篇文献进行综述,以探讨植物提取物补充对延迟性肌肉酸痛干预效果,并阐述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植物提取物干预与物理、药物和单一营养素干预相比,能从DOMS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过程入手来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相关症状。但在当前研究中,有关植物提取物的补充效果仍缺乏一些大样本和大规模的实验证明,未来人们的研究方向应着眼于探究更多种类的植物提取物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干预效果,以及确定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最优补剂方案。  相似文献   
92.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果,但也存在培养过程不严格、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当前,食品学科应注重科学研究、国际化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实验记录全监管、鼓励发表科研成果、提高毕业论文要求,从多维协同式培养狠抓学习过程、多元一体化考核提高毕业门槛两大方向,构建食品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3.
物联网基础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存在数据量巨大、数据源异构的突出特点.通过建立和运行模拟系统,在数据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具有共享概念统一规范的本体库、结合云计算技术作为数据挖掘的支撑平台,对提高食品信息的数据挖掘效率,解决食品安全信息的泛在查询和在预警、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4.
李丽  胡小泓  黄爱妮 《科教文汇》2014,(18):65-65,73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食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探索和改革。本文详细介绍了我校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95.
文瑜 《科教文汇》2014,(14):127-127
中文词汇中很多词通过比喻的方式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意思。有的丧失了其本来的意思,有的通过人、事、物外貌或特性的比喻可以更深层地把握其内在的一些东西。本文就是通过一些利用比喻而形成和食物相关的词汇来认识一下中韩词汇学习中的这种比喻方法。  相似文献   
96.
李军 《冰雪运动》2014,(1):18-21
科学的营养补充对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体力和运动能力的发挥以及运动后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短道速滑项群特点、青少年发育特征和训练环境特点等项目特点,总结出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中所需能量为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无机盐和维生素;并分别提出各种所需能量营养补充的方法和手段,为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7.
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及能量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体成分、能量摄入及静息代谢率的变化,初步探讨低氧训练过程中大鼠体重变化与能量代谢变化间关系。方法:经过适应性训练筛选出的50只SD大鼠平均分为5组,保证每组大鼠体重基本一致,随机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限食组、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训练组大鼠采用水平动物跑台进行耐力训练6周。试验期间每周称量大鼠体重,每3天称量一次大鼠食物摄入量。试验前、试验1周、3周、5周末测定大鼠静息代谢率,试验后处死大鼠并剥离其肾周、腹股沟脂肪及腓肠肌,称量其重量。结果:低氧训练组大鼠体重增幅除在第6周末与常氧训练组无显著性差异外,均显著性低于其他试验组,试验前3周其体重出现负增长。试验后低氧训练组大鼠肾周及腹股沟脂肪总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而腓肠肌重量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低氧训练组大鼠试验期间总食物摄入量较其他各组大鼠低,尤其在前3周。低氧训练组大鼠静息代谢率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至试验3周末时仍高于试验前值,试验5周末时降至低于试验前值(差异不显著),而除低氧安静组外的其他组大鼠静息代谢率则持续下降,至试验5周末时均显著性低于试验前水平。结论:从减缓体重增加幅度及对体成分的影响角度看,低氧训练减体重的效果优于限制饮食、耐力训练及低氧暴露。低氧训练过程中食物摄入量减少及静息代谢率增加可能是大鼠体重增长减缓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对松针在国内外的已知种类、营养价值、保健效能、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松针在运动性疲劳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
In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research on students’ and educators’ knowledge of food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 more broadly has grown but has generally focused on what people ‘fail’ to understand. Moving away from this deficit approach, the present study us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explore how 12 pre-service teachers (PSTs) in the US consider sustainability in terms of the trade-offs – or concurrent costs and benefits – associated with using different agricultural resources over short, medium, and long terms. Drawing upon the constructs of framing, metacognition, and complex causalit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ajority of PSTs referred to indirect experiences of seeing or hearing about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o demonstrate stable knowledge of short-term trade-offs and construct tentative knowledge about medium-term trade-offs. Few described long-term trade-offs. Most participants also acknowledged some gaps in their knowledge in discussing trade-offs across the different time scales. Finding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leveraging and building upon educators’ (and ultimately students’) prior experiences to buil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trade-offs that underlie food systems. The study also illustrates the value of using the concept of trade-offs across time scales to explore people’s concep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of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100.
基于指数法的陕西省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红霞  李锐  任志远  薛亮 《资源科学》2007,29(3):170-176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并结合李晓文等人提出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计算了陕西省101个县(区)2000年~2004年的耕地变化强度指数和相对粮食承载指数,分析了陕西省近年耕地和粮食生产时空差异:①陕西省近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较大;②全省耕地变化空间差异显著,大部分县(区)耕地减少,少部分县(区)耕地有所增加或保持数量平衡;③以小康水平粮食标准400kg/人·年为参照,全省整体处于不足状态,101个研究县(区)中,有66个县(区)处于不足状态,1个县(区)处于临界状态,34个县(区)处于富余状态。针对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现状,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品种、加强利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调整大农业结构等措施来提高粮食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