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8篇
教育   6444篇
科学研究   56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11篇
综合类   66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600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概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这一理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2.
本文通过情感在舞蹈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及其情感表现凭借舞者的肢体形式来抒发人物内心世界,说明舞蹈作品是舞者情绪的宣泄、情感的释放,通过舞蹈语言及动作形式的美感得到真正自由完美的体现。作为舞蹈艺术创作的根基,舞蹈编导更是应当先有内心的感受,再将其与动作的形式高度统一升华,创作出激发观众心灵深处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963.
略论英语中的委婉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委婉语使用非常普遍,在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委婉语有其特定的构成原则、表现方式及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964.
“怪诞”是一种美。这种美尽管从未占据主导地位 ,但它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潜流 ,而且源远流长。陈老莲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同其绘画艺术及其人物画独特的审美价值 ,无疑是与其“怪诞”的画风密不可分的。陈老莲人物画“怪诞”的造型特征 ,具有特别的形式美感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65.
自觉的形式意识或艺术自觉是新月派的一个醒目标记。与其理性稳健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态度一致,新月派致力于为新文学建章立制、确定规范,在艺术追求上表现出古典主义的倾向。新月文学以精严的法度纠正了当时文坛粗陋散漫的弊端,对提高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6.
书法之意象     
如何理解书法作品中的“意”与“象”,是书法创作与欣赏的根本问题。本文就清代文艺家刘熙载提出的“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的观点进行了肯定和论证,同时还提出了它在书法创作、欣赏中一连串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67.
邓小平以民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新思想,它同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思想有其固有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是一种立足实际、体现时代精神、以"以民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968.
萧红小说有两个重要特点:(1)在小说时空处理方面,其小说运用园林空间思维对形象按其同一性并置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多层次、多样化的美感效果。(2)其小说在借鉴其他艺术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它借鉴园林艺术的编排技巧,编排形象和场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多层次、多样化的感受。这些特点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69.
审美形式论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相反,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即在审美形式本身。本从分析其对“审美形式”一词的特殊规定性入手,探讨马尔库塞对学艺术的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观点,并试图纠正学界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970.
人性是什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性是一切人生而固有、永恒不变的普遍属性,因而不能独立存在,而只能存在和表现于人们那些变化的和特殊的属性之中:前者是人性的“体”,是人性的内容;后者则是人性的“用”,是人性的表现形式。人性是不变与变化的统一体,这是人性研究的意义之所在:一方面,如果知道人性的哪些因素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便不会要求人们改变这些不可改变的人性,便不会制定违背人性的恶劣道德,而能够制定符合人性的优良道德;另一方面,如果知道哪些人性因素是偶然的、可以改变的,便可以减少、禁止其与道德相违者,而增进、发扬其与道德相合者,从而使优良道德规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