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选择性注意的研究是当今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一个中心概念,而抑制是当前选择性注意研究的前沿焦点。作为注意的机制———抑制在注意选择中对分心物是如何起作用的?抑制和干扰是一种什么关系?实验结果显示:抑制和干扰之间是一种正相关,抑制随干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的推进带来了市场行为、行政行为对中国农村的日渐渗透以及农村各类土地纠纷的日益增多与频发。案例分析表明,农村土地纠纷的处置更多受到乡村既有社会秩序的制约,农民个体的行为选择也更多取决于其所最为认同的秩序基础及其所处的社会关联。“赢官司不打”,一方面反映出行政逻辑对法治逻辑的侵蚀破坏了法治在农民眼中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目前正式法律途径对土地财产权的保护不完全也限制了农民的行为选择;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治理不能完全寄托于法治化建设。应培育一种基于法治逻辑的新秩序,并与基于社会关联的既有乡村秩序相匹配、相融合,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多元协同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3.
整理活动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理活动做为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已为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所认同,然而,也有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由于不完全了解它的生理机制以及给训练所带来的好处,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整理活动的分析,阐述其对人体各器官的机能的影响,从而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体育爱好者掌握和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使它贯穿于训练和比赛之中,促进运动员疲劳的消除和机体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的探索,史学界众说纷纭。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得不考虑传统文化的因素。传统文化的抑制性功能对内表现为对其它文化元素的抑制,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对外则表现为对异己文化的排斥和消解,抑制了推动社会更新的外来驱动力,从而维系了封建社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30,采用先浸泡再水浴加热后超声的方法提取通经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然后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比较通经草不同部位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通经草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37%,茎中总黄酮的含量为3.05%,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5.10%。通经草不同部位高、中剂量提取液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通经草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强弱依次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16.
四川边茶提取物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边茶(康砖)是黑茶的一个主要品种,所含茶多酚与绿茶和红茶不同。本研究利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边茶萃取物对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 E.C. 2.3.1.85)的抑制作用,近几年研究报道该酶是减肥和抑癌的双重潜在靶点。结果表明,边茶萃取物对FAS有可逆和不可逆抑制双重作用,最佳萃取溶剂为50%的乙醇,在常温下5 h即可达到最佳萃取效果。用开水泡茶的方法经两次浸取可提取出近60%的抑制FAS有效物,比绿茶的浸出效率约高1倍,但需较长的浸泡时间。边茶的新茶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能力并不强,存放数年的边茶抑制能力最好,其后有所下降,但大部分抑制活性可保持20年以上,而30年以上保存期可能会使抑制能力明显下降。边茶提取物与底物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竞争性质都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混合型;对FAS中的酮酰还原反应的抑制不明显,这说明酮酰还原酶结构域并不是其主要作用位点;这些和绿茶及红茶都有不同。由实验结果分析边茶中的抑制剂不同于红茶和绿茶,可能是茶多酚中的茶褐素,其抑制能力高于儿茶素而接近茶黄素。这些结果表明边茶在减肥、抑癌等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分心作业对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返回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分心作业对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返回抑制时程的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试验1和试验2分别以普通大学生、新手型运动员和专家型运动员各16名作为被试,包括3种SOA水平(200 ms,400 ms,700 ms)。在试验1和试验2的中央注视点分别安排无分心作业和有分心作业,对3组被试之间的返回抑制时程进行比较。试验1结果表明:无分心作业时,普通大学生在SOA为400 ms和700 ms出现返回抑制,新手型运动员和专家型运动员在SOA为200 ms、400 ms和700 ms均出现返回抑制;试验2结果表明:有分心作业时,普通大学生与新手型运动员的返回抑制消失,专家型运动员在SOA为400 ms和700 ms仍然保留返回抑制。环境主导注意型运动员具有更强的返回抑制能力,专家型运动员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注意加工策略,表现出较好的认知控制能力或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预防与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过程中,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是预防和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础保证,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资源具有不可或缺的珍贵价值。特别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等,这些都对预防、减少和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在体外对流感病毒H1N1的抑制作用。采用血球凝集试验、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和鸡胚接种法,观察AS对流感病毒H1N1的抑制作用。血球凝集试验可以看出,AS对流感病毒H1N1包膜表面的血凝素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作用较为显著;鸡胚培养法的结果显示,AS明显抑制了流感病毒H1N1在鸡胚内的增值,实验组血凝效价低于1:2,对照组血凝效价为1:512;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的结果显示,AS能够明显抑制流感病毒H1N1的神经氨酸酶活性。结果表明AS在体外对流感病毒H1N1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理可能与AS对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The conditions for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s from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fruit peel (TFPPs) were studied. Three parameters (temperature, time, and liquid/solid ratio)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of TFPP were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TFPP was predicted to be 4.98%.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nd inhibitory effects on α-glucosidase of fractionated TFPPs (TFPP-0, TFPP-20, TFPP-40, and TFPP-60) were investigated. We found that the TFPPs were all acid protein-bound heteropolysaccharides, although with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They had not only remarkable scavenging activity on 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 (ABTS) and reducing activity, but also excellent inhibitory potential against α-glucosidase in vitro.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ea fruit peel could be treated as a potential bio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ysaccharide antioxid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