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4075篇
科学研究   24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2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从翻译诗歌的接受到本土原创诗歌的兴盛,日本近代诗歌经历了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而与日本近代小说被中国学者大量译介的盛况相比,日本诗歌为何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究其原因,除了同时期中国本土诗歌的蓬勃发展之外,与中日诗歌译介方面的"艰辛"及诸多社会文化因素都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22.
《长恨歌》在创作心态、表达方式、情感指向、审美情趣乃至诗学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喉两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带来的内蕴丰腴的艺术效果,不仅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受,而且深刻影响了读者对《长恨歌》主旨的多样性解读。  相似文献   
23.
傅天琳的诗集《柠檬叶子》,其突出特点是全显出一个"新"字,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感觉、新的呈色、新的成就。《柠檬叶子》的"新",犹如大浪淘沙,海底捞珠,想得深、发掘深,故而有深意、有新意,也引人深思。傅天琳悟性敏锐、深沉,她感悟生活,感悟真理,感悟人生。她的诗淳如佳酿提纯,质地升华,显示出真正的诗质、诗真。  相似文献   
24.
李白的诗歌中有许多魏晋人物的典故,通过这些典故,李白表现出对魏晋名士风度的仰慕,而这种对魏晋名士的积极态度不仅对李白的生活和创作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促进了李白饮酒题材和山水题材诗歌的发展,而且李白诗歌的个性化和主体性的高扬也和李白学习魏晋文人有关。此外,李白"清真"、"自然"的诗歌美学观念亦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物品评有相当关联。  相似文献   
25.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以总论、分类论、重章叠论的形式,显现着孔子的诗学理论。其论在儒家大文化背景下,注重诗的内在涵义,注重诗篇的整体建构。汉代诗学虽日传其衣钵,却背离孔子诗论之旨,以经学家法来训诂释义,将诗变成穿凿附会的道德说教。朱子诗学虽有依其旧说之嫌,但辨识否定,与孔子论诗不期而合。遇合之中,在文本体味、创作群体、天性人欲、赋比义释说、意象审美上变动增益,多所创见,凸现朱子诗学改造儒家思想并将其推向高峰——理学体系渐趋形成的文化传承的深厚张力。  相似文献   
26.
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唐宋词表现出诸多异于传统诗文的“另类”特质和社会功能,其中,娱乐功能便是唐宋词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功能之一。唐宋词的娱乐功能具有全民化和重感官享乐的特点,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表现出宋人对文艺本质特征的重新认识和再发掘,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性的觉醒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7.
唐宋转型理论是近年中国古代史学与诗学研究中一个流行的学术话语。在唐宋文学研究领域,借鉴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唐宋史学观,并整合传统诗学理论,经王水照等诸多学者推阐发扬,深化了唐宋诗歌转型问题的研究,开拓了唐宋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28.
悲情政治是政治的基本形态和最高追求。悲情政治以对立为基本元素,以生存价值为动力,以独立意志为基石,以乐观主义为本质要求。毛泽东极具悲剧精神的诗词创作,艺术地再现了悲情政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9.
从宏观的视角来考察,古典诗歌创作"以无为有"的审美内涵并不局限于言、意关系上的"无辞有意",其审美范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无言而妙"、"无迹而神"和"无理愈佳"。  相似文献   
30.
时代不同,诗歌情感自然呈现差异.本为悲情萦绕的送别诗,在盛唐和晚唐却有着不一样的滋味,这不仅仅是“悲”的程度深浅所能概括的。笔者以《文苑英华》所收诗歌为例,并重点分析送人赴任之作,以突现其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