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853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0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歌理论著作《诗格》,在继承前人以"风骨"为核心的古体诗审美原则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境"为中心的若干近体诗诗学观念。在从古体诗向近体诗转变的过程当中,确立了新的美学原则——追求诗境,并且他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践行着他的诗歌理论,标志着近体诗的成熟。  相似文献   
922.
历史与文化学者李仲元先生,不仅以书法艺术名世,其近体诗的创作也独具特色。他在诗集《缘斋吟稿》中,广施造化之工,使情成体,在抒写历史人物、观赏名胜古迹、品鉴名家名作时,能化史实为情思,化景物为意象,化文思为诗致,显示了今人运用近体诗创生新作的许多规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3.
以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这一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翻译中意义空白的他者特征,说明中国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对意义空白的翻译与他者解读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24.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温庭筠的诗在对仗、声律、用典等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他们精工富丽而又意蕴深远的诗歌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于律体的各种构成因素的积极探索尝试。温李的诗歌创作受到了类书和骈文的影响,可以称之为“以骈文为诗”。  相似文献   
925.
纵观近30年中国大陆的研究者对吴嘉纪诗歌的研究,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既有从横向上分析诗人的思想观念、生活经历、交游等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又有从诗歌传统继承的角度纵向梳理吴嘉纪诗歌的主题和特点,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结合具体诗作分析艺术手法运用上的亮点。针对吴嘉纪诗集《陋轩诗》的不同版本,研究者也做了具体的描述。近30年对吴嘉纪诗歌的研究已有了一定规模,但还是有突破旧有程式、深入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926.
"诗圣"杜甫与"曲圣"关汉卿,同列世界和平理事会所选出的中国古代"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中,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诗坛与曲坛最高成就的代表,杜诗与关剧的思想、艺术,在以下诸方面有相似之处:一、关注民生,立足现实;二、同情弱者,怜悯女性;三、曲尽人情,雅不离俗。  相似文献   
927.
元遗民诗人戴良生于元之盛世,长于元末动荡中,见证了战火中朱明政权的统一和巩固.元明之际的世事变迁,深深影响了戴良的诗歌创作,并使之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形态,具体可概括为三种:清丽之美、沉郁之美与悲壮之美.这些美学形态使得中国诗歌美学愈加丰富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928.
刘驾是晚唐时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故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民生疾苦内容;多采用比兴手法,形成其诗含蓄婉转的讽谏意味与美刺精神;其诗尤以善于描摹、刻画人物心理情态而富于情致见长;语言亦清新自然、浅近通俗而为人所称道。刘驾诗歌创作的独特成就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由此奠定了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29.
杨慎是明朝云南文坛上有着特殊影响的一位大诗人,其云南诗歌凝结着云南戍途生涯的复杂的情感因素。经过心灵的氤氲,杨慎交错复杂的情感以审美意识形态外化于诗歌,诗歌因此而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30.
情感是诗歌的源泉、是诗歌创作的内在动力和表达对象。而诗歌在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文化框架下的异语翻译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艰难的过程,其情感的传达必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通过王维《辋川集》的个案研究,以情感传达方式为依据,对照3种译文考察译者策略的运用,来揭示原诗情感在异语传达过程中的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