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1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1803篇
科学研究   87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96篇
综合类   2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21篇
  2025年   1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抗战时期实现了两次理论创新,为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转型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从理论创新的视野深入梳理陈独秀两次创新的具体成果及其哲学认识论特征,对于深化陈独秀的思想研究以及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推进理论创新都将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悲剧意识不仅是一种审美观照中的美学文化产物,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历史旨趣,还深刻地蕴涵着人类在创造自己文明进程中的主体人格素质的发育水平和生命价值的取向.悲剧意识之于中国文学,其作为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普遍觉醒,始于五四新文学.对于中国当代小说来说,造成其悲剧意识的衰落和悲剧把握的失衡与错位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社会中心价值的解体,而是真正立足于个人立场的生命信仰和理性价值系统的始终缺位.透过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观照,其悲剧性还向我们昭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维和话语结构流变历程,及其存在发展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3.
\"怕\"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既是一个高频动词,又有虚词的用法。从上古到现代\"怕\"的词义处于不断演变中,\"淡泊宁静\"是其本义,后来\"泊\"代替了\"怕\"表\"淡泊\"义。\"怕\"表\"害怕\"义出现于东汉时期,后逐渐发展出\"担心\"疑虑\"和表示推测的含义,\"怕\"字不断虚化。本文考察了\"怕\"字的来源,分析了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和诱发\"怕\"字语法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英格兰宗教改革对其政体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早期的英国政体经历了由君主专制到过渡性君主制再到立宪君主制这样一个嬗变的过程。在宗教改革初期,由于《至尊法》的通过而使王权得到强化,导致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国王在议会中”的“三位一体”的形成,使得英国政体成为君主专制和立宪君主制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君主制;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由于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在英国最终确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风格在20世纪初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设计师们本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现代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视觉元素与视觉元素的组合方式两方面分析20世纪初期平面设计作品相对于20世纪前平面作品的风格变化所在。同时,激发当代设计师向当代艺术家学习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以创造出更新颖的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17.
在观测到的极贫金属星Ba元素随金属丰度分布区域的左边界与单颗Ⅱ型超新星污染区域的r-过程元素丰度对应的假定下,采用Tsujimoto给出的Ⅱ型超新星爆发Mg元素的产量,利用Tsujimoto提出的方法,根据观测到的极贫金属星Ba和Mg丰度的左边界数值计算各种质量超新星r-过程的产量,得出星系中r-过程核合成的主要质量区间.根据所得到的不同质量Ⅱ型超新星r-过程的产量关系,改进Fields等人所提出的方法,解释观测到的贫金属星中子俘获元素的弥散性(scatter);根据三成份(晕、厚盘和薄盘)多相模型(气体、分子云、大小质量恒星以及剩余物质),利用所得到的Ⅱ型超新星的r-过程的产量计算了r-过程元素的均匀化学演化.  相似文献   
18.
本将字学和考古学相结合,论述了古时居室门窗的发展情况及特点,认为从古字门窗的形体可以分别看出:(1)门的演进状况,即从未固定的草木门到固定的木制单扇门(或双扇门),(2)窗的发展脉络,即从天窗到壁窗,由极简单的木条交互而成的窗到较复杂的内壁窗和外壁北窗,并以考古发现为证,来说明古字“门”,“窗”所体现的这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学、文化人类角度阐释了文化所具有的基本内在属性,认为文化是演化的,并且是趋于整合的。文化作为时间的存在处于不断的迁流转徙之中,每个时代的文化均有其独特独特的“特征性目的”,在价值上无可区分轩轾。将文化在时间上的传递看成是朝着进步发展方向进化的,乃是“现代中心主义”的情绪性反应。处于不同空间的文化存在形态也有其各自的“特征性目的”,在价值上无可区分轩轾。以己族文化的价值为标准去评判别文化,将己族文化的价值看成是普适的,乃是“我族中心主义”的情绪性反应。存在于不同空间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表现的是本土文化的涵化,而不是异体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替代。因此,对于人类运用其“理性”进行文化的创造或者文化秩序的重建时,笔者主张一方面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抑有高度的廉逊与敬服,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建立一个适合自己时代需要的合理化的现代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东北黑土地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准确界定和把握东北黑土地概念与时空动态特征,对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地球关键带理论,厘清黑土地概念,结合区域土壤类型数据和1980、2000和2020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叠加分析法、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法,揭示近40年东北黑土地变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1)黑土地是土壤为黑土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中温带松辽和三江-长白气候区,海拔主要在500 m以下,土壤类型以草甸土居多。(2)受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度的影响,40年间东北黑土地面积增加了412.44万hm^(2),由于政策干预,2000年以后增量大幅降低。(3)空间上,由于人口与经济重心转移,东北黑土地整体呈现北扩南缩的空间格局,黑土地重心持续向北部迁移,2000年以后迁移速度减慢。(4)退耕还林和建设占用是东北黑土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增加则主要源于林地、草地开垦,受政策和制度影响,2000年以后东北黑土地动态转化频繁。【结论】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近40年东北黑土地面积大幅增加,并持续向北部扩张,但扩张范围和扩张速度大有下降趋势。本文可为黑土地资源分析提供方法借鉴,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