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0篇
教育   7797篇
科学研究   420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256篇
综合类   51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540篇
  2008年   635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674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混流装配生产实验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基于MES、针对多品种混流装配生产的综合开放实验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对于综合性开放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实践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72.
在话语理解方面,语境识别是课堂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只有先从语境框架中的逻辑、心理和背景三个层面来分析语境意义及其动态特征,然后探讨在听力教学中如何运用语境理论,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3.
元代的时文指科举文,延(礻右)恢复科举后,科举文写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时人开始对其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将之与古文理论联系起来,本文从文学背景、文学风气、创作方法、批评理论等角度探讨其理论及写作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4.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75.
潘光旦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模型对明末冯小青影恋性心理的分析,超越了传统文学批评"以心见心"的思路,使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心灵被摧残、扭曲的状况,获得了有深度的个案分析,也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参照和有益的启示:文学批评的人文意义不可忽视;科学性是古代批评现代转换的关键;西方理论本土化必须以理论范式与阐释对象的对应为前提。  相似文献   
76.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示意——推理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实现在于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关联性。因此,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一个有目的、由说话人示意、听话人推理的动态过程。论文着重分析关联理论对语用推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7.
引入了模糊核和广义模糊核的概念,系统地讨论了各类模糊幂群的结构,给出了一类模糊幂群的构造定理.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日本文学理论中的作品论到文本论、超文本论的发展作了梳理与阐述,有助于了解日本文论发展的新情况。关于文本论、超文本论的研究,对我国文学界也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9.
目前的学习不良现象的研究,理论视点多集中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而在急遽变动的多元化社会中,对学习不良现象的研究需要建立多重分析框架,从情境视角、互动视角和反思视角等不同的视角来进行。  相似文献   
8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成果,解读其结构可以得出,历史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是一种“并联 并联”的形式,那么,这种形式带来的巨大选择空间必然对我们的选课与选课指导以及课程编排带来挑战。从微观的角度对高中历史选课与课程编排的具体实施进行探讨,对于我国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