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77篇
教育   4192篇
科学研究   602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92篇
综合类   275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3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in which global, national and local nodes relate freely within common networks, all research universities must pursue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global capacity and facilitating cross-border staff and student movement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The study compares readings of the global environment, global and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and relationships, and global capacity and strategy, in two leading national universities, one in a middle level developing country (Indonesia) and the other in a middle level developed country (Australia). The main tool of investigation was interviews with parallel groups of institutional leaders and leaders of academic units and research centres, in conjunction with study of the national and local contexts. It was apparent that in both cases, while global elements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university strategy, mission and identity, resource capacity remains highly dependant on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students. This belies the romantic myth of the ‘stand-alone’ corporate university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The two cases also differ in some respects. While both universities are peak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each respects the other, the Australian university is more strongly placed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and practical dealings between them are asymmetrical. The study helps to illuminate the dynamics of global stratification and hierarchy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992.
建立现代法治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理想目标,然而法治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脱离社会现实或游离于人们日常生活之外的秩序,而必须存在于人们的伦理生活之中。人们的伦理意识和价值观念是支撑法治国家的精神内核。所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与现代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建设和伦理意识的培养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建立现代法治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其固有的深层的精神意蕴——伦理性,这也是建设高度文明的和谐社会的本质要义之一。  相似文献   
993.
从东西方大学的历史来看,传统大学本然地具有世界性品格。全球化趋势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又反作用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促使大学的世界性品格进一步增强,大学的教育内容更具开放性和普遍性,大学教育的主体更具广泛性和多样性,大学主体的品格更具普世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994.
对基因工程技术中克隆人的道德伦理问题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是当今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最有生命力、最引人注目的前沿科学之一,它对农牧业、食品工业、能源开发、医药卫生等领域产生巨大效益,它在产生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探讨了基因工程技术中克隆人的伦理问题及如何避免基因工程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对人类道德伦理的冲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995.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从整体论的原则出发,提供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构架和思维模式,放弃了近代机械自然观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所蕴含的基本生态理念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生态理念惊人地相似,为构建中国自己的生态伦理学提供了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渊源和思想资料,进一步阐明了“天人合一”观的现实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开发并实施民办高校校本德育活动课程,建构"活动"课堂模式,符合民办高校德育课改的实际需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首先在于理念的创新。通过运用三个理念——以结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育人特色的校本德育理念,以学生、情景、活动、体验为中心的"新中心"理念,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探究式学习理念,可实现德育模式的转变,打造出民办高校德育的亮点。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当前高校商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全球运营中心"为典型案例的跨学科、团队化的互动式综合模拟实验系统的设想,并以实例阐述"全球运营中心"实验系统的建设过程,分析了该系统在创新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中起到的作用,并分析系统建设过程中尚存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8.
姚志奋 《天中学刊》2012,27(5):77-79
辜鸿铭在儒经英译中基于目标语社会的规范,采取了格义策略。从翻译伦理的视角看,这种策略符合基于规范的伦理,违背再现伦理,在提高译文可读性的同时,抹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性。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今天的典籍外译应适度采取陌生化策略,同时兼顾目标语社会的规范,遵守存异优先、兼顾规范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城市体系出现了新的格局,居于该体系顶端的就是全球城市。跨国公司的总部和生产服务业高度地集中于全球城市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纽约市跨国公司总部的集中和生产服务业的强势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城市。纽约全球城市地位的确立,为纽约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城市地位的确立和生产服务业的独大也为纽约市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能否应对这一挑战将对纽约的发展前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甲午战后,西方伦理思想纷至沓来。中西伦理由于异质异文,相互冲突与激荡。在激烈交锋中,中国传统伦理一点一滴地发生了近代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西义利观的尖锐冲突,导致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转型;三纲五常与自由平等的冲突,促成中国近代个人权利意识的生成;忠君报国与"国家"意识的较量,促成中国近代国家伦理的生成;圣人君子与自由平民的对垒,造成中国近代平民化人格的形成。这些新伦理的萌芽,标志着汲取了西方伦理精华的中国近代伦理已在中西文化互动中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