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教育   2042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哲学作为最高思想智慧,其真实品格与本性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文化底蕴;哲学教化启蒙人用最美好的思想智慧去完善人性,以获得成为人的内在文化要素和精神气质,由此以本真的方式———真诚去规定自身生存与生活:即哲学给人真诚的人格,教人成为人;哲学给人真诚的思考,教人以境界;哲学给人以真诚的信仰,教人以超越。  相似文献   
32.
缴纳什一税是天主教信徒的基本义务。在中世纪早期 ,由于社会经济衰退、生产力落后 ,什一税总量有限 ,只能维持教会的生存。到了中世纪中后期 ,由于西欧社会经济的复兴和发展 ,什一税总量也迅速增加 ,成为天主教会财富的重要来源 ,它已大大超出维持教会生存的范畴 ,而成为教会腐败的重要经济因素 ,遭到了西欧人民的反对  相似文献   
33.
《活着》发表之前,余华一直是和先锋文学联系在一起的,但《活着》的发表,让读者看到余华并不总是和先锋保持一致。这部小说摆脱了形式的探索和先锋性,开始关注人物和意义,小说中的人物不再是一些符号,而有了自己的声音和独立的意义,作者所表达的苦难也是实在的、具体的。《活着》显示了余华对价值和意义的认同,也流露了他对过于追求形式的先锋文学的某种反拨。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讨论了具有连续时滞和Ⅲ类功能性反应的非自治扩散竞争系统。此系统有两个种群两个斑块。其中一个种群可以在两斑块中自由扩散,另一种群被限定在一斑块中不能扩散。给出了系统种群的持续生存,周期解存以及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玫瑰门》的解析,可以透视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文本描写了一群迥异于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女性,但在她们身上依然存在受男权文化影响留下的精神痼疾。面对男权秩序她们进行了消极或积极的反抗,表明了女性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一类区间时变扰动神经网络系统周期解的鲁棒指数稳定性.获得了一系列关于鲁棒指数稳定性的判据.  相似文献   
37.
用优级数法给出一类迭代函数方程解析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3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无论从外延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资本主义正处于区域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逐步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39.
大学里的教育研究组织不仅为现代大学按教育规律办学提供了教育理论支撑 ,而且是现代大学的宝贵财富 ,是大学提高其知名度的重要力量。失却了这一学科群体与能力 ,很难成就完整意义上的大学 ,很难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 ,也很难造就时代需要的大师。因此 ,为了促进大学教育研究组织摆脱尴尬的境地 ,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强化其独特职能要做到 :领导重视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定位确切 ,强化它的学术职能 ;因地制宜 ,鼓励和支持学院制模式、独立所模式等多种模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0.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反映出一些教师对课程本质和新课程要求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从人们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上去深究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我们认为是认识课程的方式在"存在性"到"个人性"两端上摇摆导致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疑惑,只有在存在性与个人性之间来思考课程,才可能接近课程的本质,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