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77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7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61.
声乐的发声过程中主要包括呼与吸的对立统一,气息与发声器官的对立统一和声区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声乐学习中的发声过程正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对于初习声乐的人来说,如何正确理解这些原则,对学好声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62.
文章通过对当今高等师范学院声乐教育中对学生只注重音量、音域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内心情感抒发的问题的探讨,提出情感抒发是歌曲的出发点、目的,在声乐教育中必须坚持以抒情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  相似文献   
563.
对安江方言的语音特点作了描写。内容包括安江方言的声韵调和声韵调特点。  相似文献   
564.
商洛方言正处在关中方言与陕南方言的变叉区域内,因而呈现出复杂多样性以及七县(区)方言的内部差异性。用对比的方法及大量的例证,通过对调值和音节结构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商洛方言区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声调、声母、韵母及轻声儿化等方面问题。商洛方言区的人学好普通话,提高应试成绩,其他方言区进行普通话培训和正音指导都必须处理好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65.
张可久的散曲几乎涉及元代文人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他一生郁积的情感,发出了内心痛苦的呻吟,保留了传统文人的矜持与含蓄,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儒雅特征。  相似文献   
566.
心理训练对三级跳远运动员起跳犯规干预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法对100名国家二级以上三级跳远运动员起跳犯规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调节能力对于提高三级跳远踏板的准确性而言非常重要;不能只注重身体素质训练而忽视心理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促进三级跳远成绩的发挥。  相似文献   
567.
汉语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兰茂是明初云南的一位平民学者,他在音韵学上的专著为《韵略易通》,它继承了《中原音韵》的音韵系统,所反映的是明代流行于云南一带的官话,具有史料价值。在近代音的变化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现代音韵学的发展继续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568.
FCP是一款专业的非线性视频剪辑软件,其自带的转场工具可以很自然地实现场面转换,是一个比较易上手且有多种形式转场和滤镜的一个剪辑软件。文章以FCP剪辑软件技术的使用为例,结合“天堂不相信眼泪”电视剧的剪辑案例,探讨镜头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剪辑点的选择和处理、剪辑基调的选取等剪辑手法的运用,并着重介绍切入、特写、分剪、挖剪、分剪插接、变格剪辑等剪辑技巧对剧情的渲染作用。  相似文献   
569.
论天人合一     
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自强不息,孔子提倡仁义与礼乐,主张举贤才,慎刑罚,薄赋敛、重教化。孟子进一步发挥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把仁义礼智信看成做人的根本。中国入的最高道德是学做圣贤,理想的实现是由自己出发而关连着入、事和天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与调和;必须从自己的内省修德做起,先正德,然后才可以谈利用与厚生。  相似文献   
570.
从古到今,汉语的声、韵、调发生了很大变化。前人对各种变化进行了规律性的归纳与,比如把“全浊入声变阳平、次浊入声变去声,清母入声派三声”作为入声字变化消失的规律;把“平送仄不送”作为全浊声母变化消失的归向;把“浊音平声变阳平,清音平声变阴平”作为平分阴阳的标准等等。本文根据语音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证了上述“规律”的不完整性,指出了“全浊和声变去声”“浊音入变平不送”以及“次浊平声变阴平”等语言现象,并逐一探析,对汉语语音的变化规律作了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