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8篇
教育   1210篇
科学研究   266篇
体育   355篇
综合类   2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n science, gravity refers to the universal force of attraction acting on and between all matter. No one on earth can escape the force of gravity. In a similar vein, the stringent requirements of publications, research grants, and research output in the academic world can be metaphorically described as “academic gravity,” the force of which pushes university academics to struggle and strive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 just to survive in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ed by neo-liberalism and managerialism.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journey of a junior academic staff member in an Asian university as he coped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culture in his department (i.e.,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Working with a senior colleague (Sunshine-mother hereafter) in the same department, Author 1 began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ollegial collabor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generally and in his academic life specifically. However, although he tried his utmost to develop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on amongst his colleagues, he struggled to cope with the tension and stress exerted by academic gravity (i.e., publication production and the pursuit of tenure). Drawing on data collected from a teaching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adopting a reflective autobiographic approach, this article delineates th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 1 and Sunshine-mother, exemplifying the important roles that coaching and a free rein (i.e., weightlessness)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junior teacher-educators under the strong pressure of academic gravity.  相似文献   
62.
一种基于聚类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调度是云计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 Min-Min 算法负载不平衡的缺点,引入 K-means 聚类,提出一种基于 K-means 聚类和 Min-Min 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的新算法.该算法采用 K-means 聚类方法依据任务长度对任务聚类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 Min-Min 算法的机制进行任务调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负载均衡性和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3.
郑华玉  沈镭 《资源科学》2007,29(4):152-15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衡量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连州市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开放式创新要求企业跨越组织边界搜寻外部知识。为了识别“前瞻-反应型”二元搜寻平衡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匹配规律,基于我国中小企业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平衡式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二元搜寻平衡模式存在差异。在初创期,前瞻型与反应型两类搜寻策略间不存在互补效应,且二元均衡程度过高或差异过大,均不利于企业创新;而在成长期,前瞻型与反应型两类搜寻策略间存在互补效应,且同时性平衡程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好。据此探讨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最佳平衡模式,即初创期的企业选择“间断性平衡”较为合适,进入成长期后,企业需要将平衡模式转换为“同时性平衡”。  相似文献   
65.
以江垭大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测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大坝变形、渗流、应力应变和温度的分析,对江垭大坝安全运行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由于江垭大坝特殊的地质结构,出现了坝区和坝基抬升的现象,经研究分析和坝区抬升监测,抬升量是有限的,其它运行状态符合一般大坝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66.
竞业禁止协议已成为现代社会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途径。在竞业禁止协议的订立、无效和终止程序中既贯彻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又应始终注意维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平衡。鉴于我国目前法律对竞业禁止协议规制的不全面不系统,导致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失衡,本文提出应在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竞业禁止协议作出更加全面的规范,以指导当事人的行为,构建和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7.
运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00—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计算出辽宁省各年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坐标及移动距离,分析出重心移动方向,定量地表示第三产业、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从而对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分布的演变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位于辽宁省几何中心的东南面,第三产业分布和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性;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迁移方向基本一致,总体有缓慢向西南方向迁移的趋势,第三产业重心迁移的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第三产业和经济的不协调性有所增长;第三产业重心、经济重心在经纬度上均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经济重心偏移与第三产业重心偏移的相互影响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8.
浅析服装的结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的结构平衡决定了整件服装的外观穿着效果,结构平衡包括部位和部件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平衡现象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以防止疵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810名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3~6岁学龄前儿童感统合能力的测试发现,我国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并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别、年龄、出生状态以及后天教育差异。建议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以期预防和矫正獐感统合失调。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踝关节不稳人群进行不同方式的平衡训练,以提高踝关节平衡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改善踝关节稳定性的实用性及优劣性。方法:进行为期3周的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器及Bosu平衡球训练,测试踝关节稳定性。结果及结论:结果显示,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器和Bosu平衡球都能显著提高个体踝关节稳定性及方向控制能力;Biodex Balance System仪对踝关节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