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4700篇
科学研究   666篇
体育   373篇
综合类   43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811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947篇
  2005年   435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内职业生涯激励的途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职业生涯是企业进行激励的有效激励源,内职业生涯对员工的激励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企业通过创造有利于员工内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对员工进行外部激励;二是员工重视内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自我激励。推进内职业生涯的激励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2.
所谓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与价值追求,具有深厚的伦理底蕴和历史的积淀。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坚实有力的伦理精神支撑。与时俱进、被赋予崭新内容和意义的新时代伦理精神必将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引导和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进程。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天人关系为线索,阐述了国人自古以来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以及与这一过程相对应的对自然的态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所走的和谐、矛盾、再和谐和持续发展的艰难道路,论证了"天人舍一"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4.
21世纪居住的全新理念是崇尚"自然、生态、健康、人文",房地产广告通过语言的形式,同时运用修辞手法和多种表现手法,把美学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传递出环境符号和情感符号。南宁市具有特定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表现为生态化、人性化的特点,并朝着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李春生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9):32-35,40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结合就是"和谐发展"。马克思的历史进步尺度思想对"和谐发展"有多方面的启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会促进人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人的发展程度的标识;"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人"和谐发展"的归宿;主体创新能力是科学发展的可持续力。唯有实现"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个社会进步尺度的有机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86.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的新思考,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本文对生态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关于发展的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试图通过借鉴他们的一些合理性思想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7.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步骤和战略安排,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仅是中国现实的需要,也是中国未来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释和展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是构建指导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发展需求,也是和谐社会最基础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8.
董菡 《海外英语》2011,(8):144-145
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融入情感教育,对于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深化学校素质教育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马克思恩格斯虽没有对生态环境问题做过系统的研究,但在他们的自然观、实践观、社会观和历史观之中无不体现着他们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和自然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主张人与自然要在社会中统一,人与自然应该协调一致。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尺度,是社会创新的心理要求,是社会稳定的心理保障。客观刺激事件和心理挫折是诱发心理不和谐的主客观原因。构筑心理和谐可从:转变行为理念,加快推进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提升人的道德需要等三个策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