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6篇
科学研究   34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6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萧红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她以自己的不幸为出发点,关注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剧命运,特别是女性的悲剧命运。而所有的这些悲剧命运都在她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并从中去寻找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她的作品,充满着一种苍凉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62.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中引入"意境"来探讨元曲之美,并以"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来概括元剧之文章"有意境"的特征.其中"述事则如其口出"一句常常被错误引用成"述事则如出其口"或者"述事则如其出口",所以容易对王国维的"戏曲意境"说错误地阐释."述事则如其口出"的引入是王国维"戏曲意境"同"诗词意境"不同的关键.实际上,王国维在"戏曲意境"说中引入"述事"多受尼采悲剧理论的影响,里面贯穿的是尼采的酒神、日神精神,而元杂剧也正是以这种悲剧精神为源动力,以"意兴所至"为创作法则,才得以构建"有意境"的作品世界.  相似文献   
63.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其在学生人格培养上的重要地位,而其悲剧审美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更具独特条件和意义。本文以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悲剧作品的审美解读为切入点,从悲剧审美价值、审美心理、审美意境等角度促进学生人格培养作了思考与探寻。  相似文献   
64.
“Tess”(the abbreviation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written by Thomas Hardy, a fa?mous English writer, novelist and poet. It is a novel that records the transition ...  相似文献   
65.
小说《到十九号房间》讲述了一位现代知识女性自杀于一家小旅馆的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故事。女主人公在迷失自我与寻找自我的矛盾中挣扎,最终以自杀的方式寻求彻底的解脱。她悲剧人生的内在原因是理智束缚下的女性内心世界的痛苦矛盾,造成女主人公人生悲剧的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66.
在西方美学史上,亚理士多德奠定了经典的悲剧理论,他在悲剧的情节、人物、效果等方面作出了准确和完整的解释;在他之后,只有黑格尔作出具有独创性意义的理论突破,他在悲剧的性质方面运用辩证法说明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他们都强调悲剧的道德意义,但对于悲剧造成的情感效果也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67.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是世界戏剧发展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他们的创作风格对后世的戏剧创作影响巨大,成为戏剧家创作的典范。分别从创作历程、题材内容、悲剧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探讨二人在艺术风格上的异同点,对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Informa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any moral action.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revolutionized the life of information, from it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o its consumption, thus deeply affecting our moral lives. Amid the many issues they have raised, a very serious on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labelled the tragedy of the Good Will. This is represented by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that ICT and their deluge of information are putting on any agent who would like to act morally, when informed about actual or potential evils, but who also lacks the resources to do much about them. In the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the tragedy may be at least mitigated, if not solved, by seeking to re-establish some equilibrium, through ICT themselves, between what agents know about the world and what they can do to improve it.  相似文献   
69.
《搜神记·女化蚕》将一位“背信弃义”的女子如何化身为蚕,生生世世遭受蜕皮之苦、吐丝之累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作为“蚕神”的原型,故事的女主人公已成一道独特风景线,其形象以及命运背后可能已非全然一种纯粹的原始意象,有必要从历史文化、社会演进、风俗价值观等的视野背景下重新观照《搜神记·女化蚕》背后潜藏的诸多复杂的时代价值观演进的痕迹和意蕴。  相似文献   
70.
圆满的结局是大众普遍的追求,然而《再生缘》就其本质来说是悲剧性的——悲剧性的结局、悲剧性的爱情、平等意识与现实的悲剧性冲突,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正是这种悲剧性使作品愈加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也愈加凸显出它的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