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778篇
科学研究   7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9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同治年间修撰的《六安州志》保存了一批古代六安州的珍贵文学资料,这些资料描绘出六安州I文学写作地图的轮廓,具有潜在的文学史意义,即它以原生态、隐性书写形式,描绘了文学史多层架构的空间图谱。  相似文献   
82.
Ernest Hemingway’s short story of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is a masterpiece with an open ending depicted with virtu-osity. While it has attracted much discuss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e part...  相似文献   
83.
在天龙村乡村旅游的整个开发过程中,作为货币资本持有者的公司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公司主导型的产权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为此,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淡化组织资源的主导地位、弱化货币资本的社会能量、强化文化资本的结构地位等改进建议,以保证“天龙模式”中各利益主体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促进天龙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4.
死亡想像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普遍涉及的表现对象,它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文章采取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选择部分现当代诗人表现与书写死亡想像的代表诗歌文本,试图揭示出诗人的死亡想像的意识与潜意识精神结构,为理想死亡想像的丰富内涵提供一种有效的阐释与分析角度。  相似文献   
85.
利用HMM模型状态间的混淆度, 提出了一种新的状态结构调整算法, 使不同的状态可以共享相同的高斯混合函数, 并在EM算法的框架下推导出对状态结构调整后的增加参数, 即状态间权值的重估公式. 并对非特定人进行大词汇量汉语连续语音识别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状态结构调整后的系统不仅优于基线系统, 还获得了比传统的参数增加方法更高的识别率, 由此证明了状态结构调整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切实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英语应用水平,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学习策略培训以便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本文通过探讨教学模式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技能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相似文献   
87.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因的社会心理学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探讨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形成的内部动机、纽带、特征和障碍。认为大众体育需求的增长与目的取向的多元化是组织形成的内部动因;希图通过有组织的体育健身形式获取大于健身目的的“回报”是组织形成的直接动机;共同的体育态度与价值观是组织形成的心理纽带;活动、交往、感情是组织形成必备的心理要素;从众心理是组织形成的心理特征。进而指出个性、认同和个体间交往所采取的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
文学创作动机包含自觉的和谐追求和外在的利益导向两个方面。前者是自由人自觉的和谐追求;后者由私有角度出发,使文学依附于利益,导致文学自身应有价值的丧失。推动文学创作的和谐发展,就要抵制外在的利益导向这种异化的动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营造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9.
在生态文化的广阔视野中,课程是高校关注的焦点。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组成,隐性课程具有德育导向、启智冶关、行为规范等功能。我国高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隐性课程呈现出一种缺失的态势。高等学校构建隐性课程要从思想认识、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形成一个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关系融洽、管理优质、服务周到的育人生态。  相似文献   
90.
薛莉 《中国德育》2006,1(10):15-17
隐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存在于学校课程、学校制度和学校文化等三个领域。与显性德育相比,隐性德育的特点是:隐性的实施方式与明确的教育意图;潜在的内容与丰富的载体;影响的长期性和不可测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