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教育   6505篇
科学研究   15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25篇
综合类   86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736篇
  2012年   806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790篇
  2006年   729篇
  2005年   605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意义]针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时所面临的技术发展趋势不明朗、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的问题,提出一种跨领域寻找潜在技术方案的研究方法,引导企业利用跨领域研究方法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方法/过程]以知识在技术领域间的流动为切入点,引入语义TRIZ中的知识发现理论,将专利摘要中抽取的SAO结构分别与P&S主题、技术领域进行匹配,绘制技术地图,描述技术知识跨领域应用现状,识别潜在技术方案。[结果/结论]以3D生物打印技术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的种类不断增加,技术问题在追加技术领域中的分布较为分散,而技术方案在主要技术领域中的分布更为集中。识别出的潜在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更为清晰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2.
基金视角下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和趋势下,科研人员的跨学科研究行为促进了知识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共享与流动。以基金领域为视角,研究学科知识流动,以期为基金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过程] 提出基于基金代码共现的学科知识流动强度测量方法,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351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构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探究网络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学科层次内知识流动路径。[结果/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学科知识流动网络是无标度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网络中重要节点呈非稳态;不同学部之间,存在若干条较为重要的知识流动路径;在某一个学部内,具有较广影响力的一类学科往往更容易构成知识流动链条。  相似文献   
73.
陈祖森  马亮  李彦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2):152-153,156
输水渠道横断面设计水深测试及计算实验结合“灌溉排水工程学”及“水力学”等学科的知识,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测试、分析及计算和渠道模型实物的观摩,加深了对渠道设计原理的理解,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74.
学校体育政策在高职院校执行过程中存在缺损,这是由于教育政策的执行主体在认识上有偏差,体育政策执行的条件和环境还需改善,体育政策本身有待完善。高职院校要落实好学校体育政策必须提高认识,完善政策执行条件和环境,加强监督与评估。  相似文献   
75.
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性,创新人才还具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及个性心理结构。高等学校为了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就必须以创新为核心目标,进行整体、系统和综合的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课程体系:突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增强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6.
健全的人格品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德育在健全的人格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转型期社会的无序现象无疑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亚失范、或“失范”的诱发因素,但学校德育长期以来对人格品质教育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道德状况忧的内在因素。高校德育要摆脱自身的困境,改变“不作为”的状况,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把倾斜点放在人格品质的培养上,这不仅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全面推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7.
目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脱水现象构成了对大众健身人群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极大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5名自行车爱好者进行运动前补充含一定量甘油的运动饮料的方法,探究运动前补充甘油饮料对人体保水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为大众健身人群更好地使用甘油超水合补水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实验中的25名北京地区的自行车爱好者平均年龄为27.4±5.58岁,形成自身对照。运动员补充饮料后在模拟高温高湿环境训练房进行递增负荷的功率自行车运动(温度控制在35±2℃,湿度控制在60±5%),并监测其尿量、体重下降值、血乳酸、运动持续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1)甘油补充对体重的影响:两组运动前后体重变化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甘油补充对排尿量的影响:甘油实验组的运动后尿量和总尿量均明显著低于安慰对照组(P<0.05);3)甘油补充对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甘油实验组的运动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安慰对照组(P<0.01);4)甘油补充对血乳酸的影响:甘油实验组运动后即刻的血乳酸浓度明显低于安慰对照组(P<0.05)。结论:1)通过运动前后体重变化和排尿量的变化对比,表明运动前甘油补充可显著增加机体的储水能力;2)通过对安慰对照组和甘油实验组运动持续时间的对比研究表明,甘油补充组运动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安慰对照组,进一步表明运动前补充甘油饮料有助于延缓运动疲劳的产生,延长运动时间;3)通过对安慰对照组和甘油实验组血乳酸的监测结果表明,甘油饮料的保水效果可显著降低机体因运动产生的代谢酸性物质,从而延缓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78.
Arterial spin labelling (ASL) provides a potential method to non-invasively determine muscle blood flow and examine the impact of interventions such as supplementation and training. However, it's a method with intrinsically low signal, leading to limitations in accuracy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To examine these limitations, the current study measured perfusion via ASL on three occasions in the rectus femoris of 10 healthy adults, during light and moderate exercise, over three different exercise durations. For data sampled over 9 min, light intensity exercise gave an average perfusion of 35.0 ± 5.1 ml/min.100g?1 with a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OV) of 16% and single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of 0.67. For the moderate bout, perfusion was 51.3 ± 5.6 ml/min.100g?1 (COV 10%, ICC 0.82). When the same data were analyzed over 5 min 24 s, perfusion was 37.8 ± 11.13 (COV 30%, ICC 0.13) during light and 49.5 ± 8.8 ml/min.100g?1 (COV 18%, ICC 0.52) during moderate exercise. When sampling was reduced to 1 min 48 s, perfusion was 41.2 ± 13.7 (COV 33%, ICC 0.26) during light and 49.5 ± 13.6 ml/min.100g?1 (COV 28%, ICC 0.04) during moderate exercise. For 9 min a significant perfusion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exercise intensities; however, this was not the case for sampling over 5 min 24 s or 1 min 48 s. Such findings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of ASL to non-invasively monitor muscle perfusion under steady-state conditions, but highlight that extended exercise protocols a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generate date of sufficient reliability to be able to discriminate intervention dependent perfusion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79.
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的形势,强调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劳动者。提出把大学本科教育主要定位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而不是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避免高等教育脱离国家人才需求的现实,浪费大量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0.
Heavy training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risk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 are important in defence against oral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14 weeks of 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5000 IU/day) on the resting plasma cathelicid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salivary secretion rates of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 (SIgA), cathelicidin, lactoferrin and lysozyme in athletes during a winter training period. Blood and saliva were obtained at the start of the study from 39 healthy men who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vitamin D3 supplement or placebo. Blood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saliv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fter 7 and 14 weeks. Plasma total 25(OH)D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by 130% in the vitamin D3 group and decreased by 43% in the placebo group (both = 0.001). The percentage change of plasma cathelicidin concentration in the vitamin D3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 (= 0.025). Only in the vitamin D3 group, the saliva SIgA and cathelicidin secretion rates increased over time (both = 0.03). A daily 5000 IU vitamin D3 supplement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in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SIgA and cathelicidin in athletes during a winter training period, which could improve resistance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