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3962篇
科学研究   10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264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学校是人才选拔的重要场所,选拔功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本文对我国封建时代的学校选才标准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我国的选拔标准以隋唐为界线,隋唐以前倾向于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而隋唐以后则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或唯一的选拔标准,此时,学校成为科举(人才选拔制度)的附庸。  相似文献   
962.
石一枫的新作《心灵外史》是他彻底摆脱顽主叙事之后,践行其新文学观念的又一力作。石一枫关注社会的盲信与无信信仰危机问题,在《心灵外史》中反映人情百态,书写人的命运悲剧。小说既体现作家的人文关怀,也展现作家深刻的历史理性思考,是石一枫继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之后的又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相似文献   
963.
历史人物专题片《周逸群》摄制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握高远的史实和准确的史论,在于它发挥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在于它进行具体可感和真实可靠的细节化处理,在于它注意精神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完美统一。这四个方面,也是创作历史人物专题片必须具备的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意义] 探索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历史根源问题,找出对该学科领域起源具有重要作用的根源文献,对于学科的建设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引入一种被称为“参考文献出版年图谱”(RPYS)的新方法,对其概念、特点和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并将RPYS分析过程归纳为4个步骤。在此基础上,以健康信息素养研究领域为例,应用RPYS从参考文献的角度对该领域的历史根源文献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运用RPYS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健康信息素养研究领域的历史根源文献,同时发现RPYS也可以用于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的探究。  相似文献   
965.
美国成人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成人教育迅猛发展,成人教育专业化的速度也日趋加快。从宏观上理解,成人教育专业化主要指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出现专业组织、确立专业权威以及国家立法保障等。  相似文献   
966.
史学思想,是袁嘉谷思想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从经以载道的观点出发,援史以释经说道,揆道以稽古论今,把前人创造的历史智慧充分展现出来,供后人学习与借鉴,其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通经求变;达道求治;稽古论今。其史学方法主要是比较研究法。  相似文献   
967.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前夕,湖南发生了两件大事:湘西会战和芷江受降。这两件大事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足以彪炳史册。  相似文献   
968.
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是美国得以振兴、发展的强力支撑,其形成得益于移民基因的多元、公平与效率的倡导、实用主义文化的推崇、标准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体系的单轨。研究美国从业人员工匠精神的历史溯源和形成机制,可以为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9.
关于历史动力问题的研究都没有完全摆脱以往哲学主客体二分对立的范式,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为视角,从价值与历史观的统一出发,以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为方法论,探讨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970.
林莽的作品中至少存在三重意义上的"白洋淀":地理的、历史的、个人记忆的,这三者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彼此交错、互为补充。在林莽的笔下,作为地理的"白洋淀"渗透了白洋淀本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并与北京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林莽对"白洋淀"的书写还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插队热""文革"等历史事件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林莽的书写中,使"白洋淀"成为了一个历史符号。但林莽作品中的"白洋淀"并没有完全受制于历史事件,而更多地浸入个人的生命情感,超越了具体的地点,成为具有个人意味的记忆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