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4410篇
科学研究   17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54篇
综合类   292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long history of violence towards disabled people which sets the context for an analysis of the modern‐day form of violence known as disability hate crime (DHC). People who look or behave differently to others often find themselves victims of violent crimes. The language used to describe disabled people contributes to their diminished position in society. A brief review of definitions of DHC and exploration of news media coverage of the Pilkington and Askew DHC cases are undertaken. Cultural scapegoating of disabled people is discussed. Disabled people are perceived as contributing to their own victimisation, the lack of support afforded to them by society and the failure of systems meant to protect them. As long as disabled people remain outside mainstream society, they are unlikely to achieve the same levels of respect and protection from crime that other groups in society are afforded.  相似文献   
32.
历史认识中人本思想提升的一个理论结果,是史学家、思想家对于包括社会结构与历史演进等理论的思考获得深入。古代中国史学家、思想家对于社会结构与历史演进的理论思考,与早熟、发达的国家制度有关,与古代中国特有的史官制度及其文化形态、史学文化传统也有密切的关系。从公元4世纪到16世纪这1000多年观念的发展来看,史家对于社会结构的认识,大致延续了《史记》、《汉书》的传统,体现了大体一致的对社会结构的认识,即呈天、地、人、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政治制度、选官制度、文化的结构顺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史学家、思想家对于社会结构及其历史演进的理解亦不断深化,尤其是对社会经济及其历史意义的认识更是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33.
主要是对参与人的被选方案集作些规定以及不具传递性的偏好作一些限制,得到了一些效用函数表示结果,统一和推广了许多已知结果。  相似文献   
34.
齐思和在史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和他的史学方法密切相关,而《中国史探研》一书则是其史学方法的集中体现。将其史学方法归纳为描述性统计法、比较研究法、本末缕叙法等三种方法,并举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5.
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文献的特点和中国历史文献的概况,总结了用历史文献重建气候序列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使用历史文献时应该注意的5个问题。  相似文献   
36.
《新史学》是美国历史学家鲁滨孙的代表作,虽为历年论文和演说的汇编,却集中反映了新史学观的逻辑思路,其中不乏闪光之处:第一,敏于感受时代变化的挑战,持发展的史学观;第二,善于从其他学科中接受启迪,促进史学地新,第三,重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发挥史学的社会功用。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第一,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陷入庸俗进化论的泥潭,第二,否认史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7.
高校大合并已基本结束,有关的理论探讨也已冷却。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的理论思考已失去价值。相反,当“尘埃落定”之后,也许更能发现隐藏在改革背后的更深层的东西。笔者认为,此次高校大合并是中国高等教育激进改革的产物,同时认为在中国高等教育从外烁到内生的过程中,采用激进改革的方式往往是弊大于利的。  相似文献   
38.
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研究中,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重新阐释,借助于“总体性”范畴,卢卡奇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走向总体性历史辩证法。他的早期历史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重建有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意义] 知识融合是一个随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并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然而目前学术领域对知识融合的概念界定还缺少一致的理解,对其进行辨析有利于推动后续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汲取以往研究中的观点和成果,一方面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概念的典型表述,并分别提取“处理对象”“融合过程”以及“融合结果”3个关键要素;另一方面通过知识融合系统体系架构的剖析来进一步明确知识融合的研究范畴与边界。[结果/结论] 综合概括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融合概念定义,并从流程角度对知识融合概念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40.
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命运》是乔典运的“天鹅绝唱”。小说以历史反思和自我忏悔为支点,回顾了作者大半生的文学跋涉之旅所遭受的磨难和付出的代价,既是前改革时期病态社会的一份绝好的临床记录,具有鲜活的原生态质感和深刻的历史认识价值,也是自我人格灵魂在那个荒谬的时代挣扎沉沦的一份坦诚的“自供状”,显示出清醒的忏悔意识和自觉的赎罪高度,具有极可珍视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