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933篇
科学研究   11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英语诗歌语篇衔接的角度来研究克雷格·雷恩的诗歌《一个火星人寄一张明信片回家》(A Martian Sends a Postcard Home),探讨该诗歌的语篇衔接特征。文章主要考察了隐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机制对实现语篇连贯、获得“陌生化”效果、实现全诗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作为语言学中新兴发展的学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人们设计的符号来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隐喻(metaphor)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隐喻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把认知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起来,使构建认知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成为可能。本文以分析CDA中的隐喻现象为基点,旨在探讨构建认知批评话语分析框架的可行性与优势;发掘大众语篇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并呼吁读者以批评的眼光阅读此类语篇。  相似文献   
43.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利用两种概念的相似性、用已知概念去表达未知概念的隐喻认知模式对理解和掌握一词多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隐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并提出通过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寻找词义间的相似性以及在语境中理解隐喻等方法来提高隐喻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4.
根据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文章剖析了《在密西根北部》原作的多模态话语,揭示了处女莉芝对吉姆单相思,在吉姆引诱"猎获"下,在自己身心本能需求助推下,悲切地体验了初次交合,经此"通过仪式",走上了独立坚强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45.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广告日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隐喻的广泛应用,使得英文广告更具创新力和说服力。文章运用现代隐喻理论,从英文广告的隐喻类型、词汇形态、修辞效果以及社会功能4个方面分析了隐喻语言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
卡梅伦较早的建立了隐喻的应用框架,结合卡梅伦的研究成果,庞继贤和丁展平建立符合应用语言学自身要求的理论框架,而王寅把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分为三个层面来研究,孙厌舒提到隐喻研究与英语外语教学,蔡龙权也提出了把隐喻性表达作为一项外语交际能力的设想,朱耕则系统地把隐喻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步骤来实现。针对上述研究,本文做一些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47.
造词法不仅是一种创造新词的方法,也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物名+颜色词"类造词法所创造的新词,也表示颜色,属于状态形容词,但它又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颜色词及状态形容词的独有特色。细致分析这种不同,既有助于我们对此类颜色词的理解与运用,又可以进一步剖析造词法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48.
名词动用这一语言现象是指把名词临时用作动词,执行动词的句法功能。文章试图从认知语义学关注的几种认知操作模式(转喻、隐喻和概念整合)入手,建立统一的认知机制分析框架,揭示这几种认知操作模式的相互作用在名词动用产生和理解过程中的运作规律。  相似文献   
49.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诗歌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全诗共154首。通过比较第一首和第五首十四行诗,得知两首十四行诗的主题都是劝说诗中的主人翁结婚生子,而莎士比亚却采用了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比喻来阐释这一主题。由此,莎士比亚精湛的写作技巧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四行诗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50.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辅之以言语行为学说,探讨了《雷雨》中疑问语气构成的语气隐喻的文体功能。认为剧中疑问语气构成的语气隐喻主要表达祈使语气中的命令、请求功能以及陈述语气中的指责功能。这类语气隐喻有礼貌倾向,但当疑问语气传达指责意义时,语气隐喻往往具有讥讽意味。此外,这类隐喻还反映了戏剧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