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教育   7333篇
科学研究   1148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373篇
综合类   55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5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852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人岗匹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人岗匹配的内涵及原则。针对目前国内的人员与岗位搭配不合理的现状加以分析,并给出了人岗匹配的建议与对策,力图给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带来一些可以借鉴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2.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3.
《黄帝内经》是中医重要典籍,它将五行与人体形态、体质、人格特征等属性进行联系,提出“五形人”并推演出“阴阳二十五人”学说。“阴阳二十五人”包含了理论驱动式、演绎式的人格理论,不同于西方数据驱动式、归纳式的人格理论,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该学说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需要加以完善和修正。  相似文献   
34.
仔细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人是实践和创造的动物,人的本质的实质内容是实践,社会性是其外部特征,而人性可归结为人全面的、发展的、合理的需要。要把保证自由个性与满足人的需要作为人的目的,把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和处理社会关系作为迭其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35.
灌阳县丧葬仪式中的大歌,虽然在庄严神圣的仪式中演唱,但却讲人事,唱人情;不讲鬼怪,不唱神仙。大歌所表现的内容、演唱和欣赏大歌的人以及大歌的效果,都是在世俗的境域内,大歌具有浓厚的世俗性。  相似文献   
36.
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及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电子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员的影响 ,从图书馆长的责任、图书馆员的心理调适、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图书馆人员结构调整和图书馆人力资源调配等方面 ,对其角色转换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38.
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改革也在稳步进行。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9.
席勒在探讨美与人性的异型同构时,不仅考虑到了美与人性在结构上的静态对应和相同,而且也看到了美与人性在结构上的动态对应和相同。从动态上看,美与人性的异型同构实质上就是美的范畴和体系与人的自我生成的异型同构:广义的美动态地展开就是美的范畴体系,包括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等,而人性的动态展开就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0.
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是解读儒家性善论教育思想基础的前提。"性善论"是一种实践理性哲学的概念,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学意蕴,强调性善意味着人与物的区别,人的价值的凸显;强调性善即是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肯定;强调性善才可能确立"道之以德"的正确教育原则,才可能为道德教育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