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108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7篇
综合类   110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面对Humanism一词的三个汉译名被广泛误用的现实,本文从探究该词的多重词义下手,着力分析了各个汉译名的使用,指出人文主义主要适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思潮,人道主义主要适用于伦理学领域,人本主义主要适用于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42.
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随着科学的发展,动机研究的指导思想从科学取向向人文取向发展;研究的内容从关注低级的生理需要发展到人类高级的社会行为;研究的方法从直接由动物实验结果类推发展到研究人类自身的行为.在不久的未来,更加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将出现在动机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3.
人本主义教育和主体性教学都强调以人为本,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人本主义教育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现存教育制度的束缚,以激发人的天然学习倾向为出发点,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提到了教育的首位,促进了当代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实施主体性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4.
"异化劳动"概念虽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成熟概念,但在马克思哲学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黑格尔现象学方法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维方式深刻启示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运思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为二者的巧妙结合,但这种结合却无法归结和还原为二者的简单相加,它彰显着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运思的独特哲学视野;哲学思维框架内实证的经济学研究也孕育着马克思思考人的现实存在的切入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相似文献   
45.
在现行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如何顺应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从分析影响外语教学的情感因素角度,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高效率语言输入和充分激发学生语言输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6.
人本主义视域下我国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人的职业设计与选择成为一个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职业开发历程。作为对成人进行职业开发与指导的成人职业教育成为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的主要实践形式。成人职业教育要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超越掌握“一技之长”的狭窄视域,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凸现成人自我意识、关照成人精神世界、提升成人综合素质、着眼成人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47.
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拥有众多的青年科研人员,他们是决定实验室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传统激励机制效果弱化的情况下,应结合青年科研人员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有效构建和维护良好的心理契约,实现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的人本管理,从而激发和保持他们创新创造的激情.  相似文献   
48.
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娱乐化已成为大众传播活动的潮流.同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也出现了电视新闻娱乐过度的现象,给社会、受众以及媒体自身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入手,深入分析电视新闻娱乐化应把握好公信力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的限度,以期对大众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9.
人本主义视角下学习心理支持服务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心理支持服务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针对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孤独、无助、迷茫、沮丧、焦虑等学习心理,学习支持服务者应借鉴"人本主义"思想,卓有成效地开展包括导学、心理疏导以及校园文化活动在内的系列学习心理支持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50.
关于莎士比亚《李尔王》的悲剧意义的解释可谓人言言殊,本文试图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这一概念和以及原型批评理论对《李尔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