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2176篇
科学研究   25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7篇
综合类   19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0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文章围绕现代图书馆新的管理理念,阐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的内涵,把人性化的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对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以及人性化服务的内容与措施作了一定的阐释与论证,目的在于在高校图书馆推广人性化服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52.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由于霍桑出生于宗教家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清教色彩。他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佳作。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具有的清教主义思想观和人文主题思想观。  相似文献   
253.
人文关怀对体现少数民族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少数民族中专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现实意义。实现少数民族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要求确立少数民族中专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少数民族中专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重视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254.
从当前医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入手,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原因以及塑造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着重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人文实践活动的加强、临床实习教育环节的规范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5.
平衡活动法是教育界一直很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了解平衡活动法的基本内容、合理性和活动方法,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吸收交际法的精华和人本主义教学法"the wholeperson"的思想,改进我国的外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6.
试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实效性的挑战。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从理论和现实的层面论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基础,探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7.
与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构建人文精神的途径上存在自身的特点。本文对其做初步探析,并以此提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258.
陈建慧 《丽水学院学报》2010,32(3):48-51,62
人文精神是人对待自身、对待他人和对待社会所抱持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基本态度和精神状态,它以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其根源在于教育。全文基于学校对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期待,就唯物论的人文精神、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学科的人文导向、教育方式人文化和人文精神涵养等培育路径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59.
大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等多种特性,文章在具体分析这些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基点—融合—拓展"的路径,从文本阅读与实践、个体生命的人文体悟、文化诗学的空间建构三个层面去论述其教学的功能指向;并认为大学语文与审美教育的融合,可以实现文化诗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空间建构,呈现其作为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60.
按照声音的属性——声音的自然属性和声音的社会属性,将声音划分为自然性声音和社会性声音,并进一步分析了社会性声音的六个主要特征,指出这些特征在声音的感知过程中可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对语言感知的理解及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