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53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9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91.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exploration of alternative forms of research representation can result in new possibilities for making meaning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arrative inquiry as a methodology has become established as an approach in education but remains contested in many ways. How we com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such research findings and in particular how the issues of voice and representation are resolved are subject to much debate. Here,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using fictive methods of representation of research, particularly poetry, can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ways in which meaning is made and therefore the possible meanings that can be made. Further,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poetic form allows for the inclusion of many voices and stories in a non-hierarchical manner, making the author's influence explicit without it being dominant. Researchers have argued for poetic representations of research data as a means to evoke th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whilst making the author's influence explicit; here, it is argued that poetry can be utilized to provide a fuller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placing the voice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researcher and the literature on an equal level within the whole story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This article first details narrative inquiry as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and its particular application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before discussing the issues surrounding voice and representation. Subsequently, fictive forms of representation are explored as a means of addressing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192.
为了能够揭示诗人杨骚在诗歌创作上的意义、价值,本文主要以"转变"为线索,研讨杨骚在1930年代的诗歌创作.在具体分析其创作主题、风格、形式以及文论等五方面的基础上,我们期待以一种文学史的视域,丰富此起彼伏的杨骚研究.  相似文献   
193.
雕版印刷作为图书传播之媒介,崛起繁荣于右文崇儒之宋代。印刷传媒挟其"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化身千万,无远弗届之优势,初与抄本、写本竞奇争辉,终则印本取代写本,成为知识传媒之新宠,促使宋代士人之阅读接受更加多元与丰富。印刷术在两宋之传媒效应,传世文献征存不多,笔者拟借镜谷登堡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在中古欧洲改变了阅读环境,影响了接受反应,同时加速古老变革,重组文学领域,征存传统典籍,催生创新体类。凡此,两相对照,皆攸关印刷文化史之探索,堪称创新研究之课题,值得开发讨论。  相似文献   
194.
茅于美词作于二十世纪的中国,由于其生活阅历和情感阅历的不断丰富,其词也呈现逐渐变化的趋势。茅于美300多首词作从她17岁到64岁,把词人大半生颠簸流离中的心境一一说来,几乎算得上她的自传了。尤其她的早期词,写得芳菲凄妍,幽微悱恻,情感内涵丰富饱满。本文专论述其愁情。  相似文献   
195.
诗歌鉴赏题是各省高考试卷中稳定的题型,在诗歌鉴赏过程中,由于生活经验、艺术经验、思想水平、意象感悟的差异,学生失分严重。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本身的简练但内蕴丰富的特点,让学生鉴赏诗歌时难于解读,诗歌读不懂,那么题目就无法解答;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粗心大意,对诗歌鉴赏题目以及出题者的意图搞不清,所以出现答非所问或者答题不完整的情况,这种丢分的现象在考试中占了大部分,在探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6.
曹寅的诗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以咏物、题画等为主要题材,真实地反映出清代满族文人的生活风貌。曹寅的诗人心性、画家眼光、人生经历和丰厚学养,促成他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他以日常生活为审美对象,进行描摹刻画,寄托自我情怀,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也暗合着清初诗坛创作的时代风气。  相似文献   
197.
诗心与佛心     
诗心之所以通于佛心者,一是始于喜悦,即超越功利;二是止于智慧,即看破放下;三是慈悲,即人文关怀;四是金刚怒目,即诗可以怨。此外,传统诗歌的方法也是通于禅的。依奥登之说,"欢愉之辞"可以帮助我们更能欣赏人生,"穷苦之言"则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这是一块金币的两面,缺一而不可。所以陶渊明说"欣慨交心",弘一法师说"悲欣交集",王蒙说"泪尽则喜"。  相似文献   
198.
诗歌的艺术魅力之一在于它向读者提供的是一个可以把人生经验不断放进去的"空筐",所以诗歌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构建艺术的"空筐",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想像和联想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99.
孙茜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6):127-132
"新保定诗群"是近两年兴起于保定的一个本土性诗歌群体,初步探讨"新保定诗群"的总体特征尤其是本土性特征,发掘诗人独具魅力的创作个性与其相互映现所呈现的诗歌多维映现,通过诗歌不同的经验层级来看诗群整体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0.
纵观近30年中国大陆的研究者对吴嘉纪诗歌的研究,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既有从横向上分析诗人的思想观念、生活经历、交游等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又有从诗歌传统继承的角度纵向梳理吴嘉纪诗歌的主题和特点,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结合具体诗作分析艺术手法运用上的亮点。针对吴嘉纪诗集《陋轩诗》的不同版本,研究者也做了具体的描述。近30年对吴嘉纪诗歌的研究已有了一定规模,但还是有突破旧有程式、深入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