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篇
教育   575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世纪前期专门研习汉学的书院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代表,虽然这些书院的创立、教学活动部宣称不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标,甚至将科举之学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然而这些书院不仅不反对生徒应举,而且生徒的科举及第率都相当高,这说明汉学书院仍然无法脱离科举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手铸金人"是北魏王朝对国家大事进行预测的一种方式,皇帝将铸金人的成败视为事件吉凶的预兆。最初该方式只用于对皇后选立的预测,北魏后期,这项制度走出了后宫,成为鲜卑贵族对皇位继承进行预测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3.
刘基《春秋明经》是为举业而作,有因循《春秋胡氏传》的思想内容,也有超越《胡传》的思想内容,研究《春秋明经》的思想需要与《胡传》进行对比甄别。《春秋明经》在夷夏问题上,坚持以夷夏之辨为礼义之辨,没有狭隘的民族观念。《春秋明经》的天人感应说承自《胡传》,与刘基自己的天人感应观念有区别。《春秋明经》的著作年代应当在青年时期。  相似文献   
24.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变化最小的一种制度,也是影响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一个社会化变量。在中国戏曲艺术舞台上,以"状元"为题材来演绎人物故事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当属京剧。长达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大大丰富了历代剧作家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并延伸了"学而优则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古老的戏剧舞台拓展了科举的表现形式,再现了科举制度的芸芸众生;统治者坐收渔人之利,达到了延揽天下人才为己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两宋时期闽北成为福建文化区域的中心地带,其中以武夷山为代表的闽北地区文化的崛起,是整体勃兴中最为灿烂的一支。闽北作为闽学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闽北民居的砖雕图案中可以窥视到乡村百姓科举入仕的梦想,即希望晚辈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进入仕途,加官晋爵。反映出人们求进取的美好向往和读书起家的思想始终在激励着后人。  相似文献   
26.
朱亚光 《科教文汇》2020,(5):168-170
温僖贵妃墓首饰是清早期宫廷首饰精品,样式承前启后,有一定代表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本文拟结合这组文物,对清代宫廷首饰的材质工艺、民族特色、礼制首饰及清代满汉首饰间的借鉴融合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7.
敕命和诰命这种圣旨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献意义,对于研究文化、风土人情、社会风貌,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圣旨还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书法的上好资料,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而那些与重要人物相关的敕命和诰命则尤其珍贵,可以为研究当时的社会史实提供佐证,同时亦为进一步了解封赠制度实施的具体情况补充史料之不足。  相似文献   
28.
摘要:武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其兴衰存废,利弊并存。主要以文献资料法,对武举制度的历史演进进行透视和分析,反映不同时代的思想观念、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研究表明:武举制度的创立,改变了选文不选武做官的做法,完善和发展了古代科举制度,为后世提供先例;武举选拔人才的失败,已经显示出武官选拔体制失去活力,严重影响民族身体素质的提升,阻碍武术的发展;追本溯源,我们看到历史上武人社会地位的低下,文武分途没有走向理性化,中华尚武精神由此丧失;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武举变革高涨,军事学堂的出现,直接削弱了武举制度的社会影响,导致武举制度走向终结。对当今武术发展的启示:追根溯源,打练结合,回归本真的武术,符合社会前行的基本规律,重视本土文化的积累性和变革性,在此基础上去伪存真,增砖添瓦,丰富中国武术理论体系,创新推广模式,才能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现中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安史之乱后,强藩割据成为中晚唐最大的痼疾,而中晚唐的文人对于藩镇问题却态度不一,这其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而在科举过程中的不同际遇是造成中晚唐文人对藩镇态度分野的重要原因。科举是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但每年科举之后文人就会被分为及第与落第两个群体,以此而入朝为官的必然会支持朝廷,而屡考不中的难免会失望,心生怨恨,敌视朝廷,这也就造就了文人对藩镇的不同态度。探讨文人对藩镇的态度有利于更细致、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藩镇问题。  相似文献   
30.
Focusing on the work of the Japanese sociologist Koyama Eizō, this paper criticall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race studies from the late 1920s to the 1940s. During this period, Japanese intellectual discourses on race develop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ed to manage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 within the Japanese empire and contain the growing mobility of populations in and outside of the territory. Reflecting Koyama’s keen interest in racial/ethnic contacts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his intellectual work symptomatically exemplifies not only the convergenc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he dominant imperial regime but also the transpacific implications of Japanese race studies. On the one hand, my study examines Koyama’s preoccupation with racial/ethnic contacts in relation to imperial security and also traces how his study intersected with the discourse of American social scientists who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Japanese migrat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udy examines h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a of minzoku in Koyama’s discourse coincided with contemporaneous attempts to mobilize diverse populations in the empire. Thus, my research reveals a complex dynamic of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discourse on Japanese race studies in the interwar 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