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1478篇
科学研究   4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71.
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农村教育认识的提升,农村教育开始由被关注阶段转入真正实验实践阶段,它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教育家在国民党统治区所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和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的农村教育实践。回顾、比较、分析先辈们为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所做的种种探索,对如何促进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和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972.
制度一直是政治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传统制度主义以制度为中心来考察历史.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反对把个体行为作为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新制度主义又可分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  相似文献   
973.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academics who expanded their teaching-only positions to include research view their (re)constructed academic identity. Participants worked in a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 of applied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mparable with so-called new universities. The aim is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variations in academic identity and to be better able to support academics’ ‘role making’ within and across different worlds of practice. Data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18 academics at a Dutch new university were analysed using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This revealed six well-rounded academic identities reflecting participants’ personal scholarly objectives: the ‘continuous learner’, ‘disciplinary expert’, ‘skilled researcher’, ‘evidence-based teacher’, ‘guardian of the research work process’ and ‘liaison officer’. The researcher role served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articipants’ identities. The ‘disciplinary expert’ matured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he academic world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Participants discovered what ‘being’ and ‘becoming’ a researcher in the new university might entail, and contributed to the professions’ knowledge base. Participants learned to apply various research-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 As brokers, they linked research projects to practices in meaningful ways. The six identities embodied an emergent power in creating and preserving a complete academic profession. Participants’ accounts showed tensions inherent in an extended role portfolio and constraints in ‘role making’ given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university’s espoused research mission and the one in use. These imply challenges for university managers in align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nd scaffolding academics’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ir academic roles in different worlds of practice.  相似文献   
974.
日本农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农业教育形成了文部科学省和农林水产省共同管辖下的初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的完善体系.本文介绍了日本农业教育在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就业、教师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975.
汉武帝实行官营工商业后,私营工商业迅速衰落,甚至一蹶不振,与汉初自由活跃的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武帝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工商业制度变迁,即建立起了庞大的官营工商业体系。官营和私营之间存在的对立矛盾,使官营工商业的扩大导致私营工商业的衰落。除此之外,武帝时进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性质、受"贱商"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主要决策者桑弘羊的有限理性等因素均促使了私营工商业的快速衰落。  相似文献   
976.
大学办学特色内涵特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大学办学特色的定义表述最具代表性的可归结为“经验论”、“风格论”和“特征论”三种,就大学办学特色的特征而言,主要体现在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发展性和导向性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977.
教师学习的学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学习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师学习特征的分析,针对教师学习的学校管理应当具有挖掘、引导、沟通三种功能。学校应建立诸如学术顾问委员会的制度建设构想,以及完善教师学习保障机制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和信息沟通体系建设等一些具体措施,以推动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以及对教师学习的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978.
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杆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也已成为发达国家院校研究中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英、美、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大陆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和成效,讨论了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起源、问题和趋势,对我国相关研究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9.
外语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情感因素、母语知识的影响等方面同第二语言习得存在重要区别,从而导致外语学习者所掌握的语言熟练程度远远不如第二语言习得者。尽管监控模式、语言知识模式、语言处理模式、社会模式是针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主要理论模式,但是每一种模式都对外语学习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0.
制度和文化世界主义具备内在关联,它们都倡导和关注个体及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价值。作为当代西方世界主义的两种研究类别,制度和文化世界主义呈现出了各自独有的哲学渊源、核心倡议和生成路径。在哲学渊源上,制度世界主义吸收了斯多葛学派的精髓,而文化世界主义则在某种程度上倒向了犬儒主义。在核心倡议上,制度世界主义关注民族国家的解构与重组,并希望打造多层次全球治理体系与全球新秩序,而文化世界主义则更加关注个体的文化选择、多元文化并存以及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在生成路径上,欧洲一体化的成功、现代性的反思以及新制度主义的崛起构成了制度世界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基础,而文化世界主义则是在移民和文化公民身份理论的作用下迎来了复兴的契机。尽管如此,制度和文化世界主义却在实现个体价值关怀、塑造全球文化与全球秩序方面保持了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