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教育   6503篇
科学研究   223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376篇
综合类   635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50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819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640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山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频率、项目与动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频率、项目与动机进行调查。调查表明 :山西省知识分子群体体育消费总体消费水平频率较低 ;消费项目以“观看比赛”和“购买服装”消费为主 ;体育消费以追求体育最基本的生物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2.
玉溪“十五”规划和 2 0 15年远景规划为玉溪发展绘制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要实现宏伟目标 ,就需要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木桶的最大容量取决于桶身上最短的那片木条。经济发展也是如此 ,只有占经济总量绝大部分的传统产业 (即短木条 )都能尽快发展 ,由短变长 ,区域经济的总体实力才能得到根本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林萍  杨文运 《体育学刊》2006,13(5):40-43
“国球大典”由民间海选、大师对抗赛、乒乓嘉年华三大主体活动组成,这种高、低端互动的体育狂欢,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体育赛事电视节目“娱乐化”之路,促进了体育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与结合,促进了国内体育的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透视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民族体育旅游业由于其关联与辐射作用而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其在弘扬民族文化,脱贫致富缩小区域差异;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外汇收入与回笼货币;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诸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引导人们关注西部民族体育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尤其是明朝中后期随着辽东局势的紧张,为了保证辽东军需品的供应,明政府加强了对环渤海地区的控制。政府行为和地理环境决定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具有军事服务性、渔盐业发达、区域贸易发达等特征,从而说明经济的发展必须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教育与劳动者素质、教育对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影响、教育与消费、教育与产业结构等方面说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突出作用,还分析了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特殊途径。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互补合同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体育赛事存在多种互补合同的事实出发,根据互补性的强弱和市场的竞争状况,将体育赛事互补合同分为6类,并运用不完全信息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其中的4类逐个进行分析。认为:在这4类合同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敲竹杠”和条件信息等问题,导致赛事契约过程中有交易风险大、成功率低、交易费用高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创新体育赛事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与智育教学是不同“类”的教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关于行为操作的方法体系;体育教学内容的动作技术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要求;体育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体育实践;体育课的教学程式是“四环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s (CVM) are now well established as a means of measuring the nonmarket demand for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When combined with valuations provided through market processes (where relevant), an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economic value of cultural commodities can be obtained. Within a neoclassical framework, such assessments are thought to provide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value of cultural goods. But are there aspects of the value of cultural goods which are not fully captured, or not captured at all, within such a model?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VM provides an incomplete view of the nonmarket value of cultural goods, and that alterna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provide a fuller ac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