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86篇
教育   5415篇
科学研究   870篇
各国文化   85篇
体育   376篇
综合类   369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3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95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学课程德育价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方法/过程]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获取"图书馆学概论"课程中蕴含思政内容的数据资料,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提炼"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对初步研究结果进行两次专家访谈,基于专家意见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结果/结论]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品德修养、专业精神、个人发展4个一级元素,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15个二级元素,以及道路认同、理论认同等35个三级元素。  相似文献   
22.
《中国日报》于2021年夏开始的对云南亚洲象北行的专题英文报道,利用多平台综合信息展示了中国环保实践,在全球广受好评。本次报道与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理念十分相符,其中生态理念的本土特质得到凸显,官民一体的形象得到了积极塑造,而中国科技能力的展现也融入了一个好故事的解说之中。中国当代的环境叙事必须反映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完整结合;"北向追象"所构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叙事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外宣效果,跟其紧扣这一完整性的表达密不可分,对于今后的国际传播工作也提供了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23.
上海图书馆国际文献交换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上海图书馆国际文献交换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分析,并基于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在国际交换过程中,上海图书馆交换工作必须扬长避短,在提高文献质量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特色,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交换市场的相关特征,笔者对上海图书馆国际文献交换今后如何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4.
国际市场经济一体化形势下,世界体育日益呈现出生活化、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趋势。面对这一大趋势,我国体育的发展对策应作如下考虑:继续强化双重战略协调发展的意识;强化科技兴体意识;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研究,转变体育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25.
Chinese Studies Librarianship in North Americ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though American libraries had begun collecting Chinese language materials in the 19th century, notably the 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 in 1869, Yale in 1878, Harvard in 1879, and Berkeley in 1896, East Asian studies librarianship in North America, including China studies librarianship, was not fully developed until the 1960s. There was no formal organization that represented the interest of Chinese studies librarians because there were few of them and most of them were China scholars rather than trained librarians. More than 100 years later, the number of Chinese studies librarians in North America ha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primarily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 in the field of China studies and more recently to the needs of immigrant population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ho has an interest in China.This paper traces the history and growth of Chinese studies librarianship in North America, docu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that represents Chinese studies librarians, and exami.  相似文献   
26.
在学术国际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教师发表SSCI和A&HCI论文进行激励。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和学术评价两个层面。从对国内某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深度访谈的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持不同意见,虽一般不反对对国际发表进行物质奖励,但他们对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高校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理解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27.
目前,工程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已成为很多国家人才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根据国情选择性实施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认证体系,对于推进我国工程强国战略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对工程技术人才国际认证体系及英美德日四个工程强国认证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分析国际工程联盟IEA旗下的国际工程师认证IPEA、国际工程技师认证IETA、亚太工程师认证APEC、国际工程技术认证AIET四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认证体系及欧洲工程师认证体系EUR-ING的建立背景、认证程序及认证规范。同时,对美国、欧洲、英国、德国、日本及俄罗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比较的视角,对我国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认证中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剖析,提出我国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国际认证分步实施的思路及发展蓝图:在执行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及都柏林协议的基础上,开展IEA旗下IPEA、IETA和AIET三个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认证。首先从世界一流目标高校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进行国际认证,其次,进一步开启我国地方特色院校及特色产业国际工程技术人才认证。  相似文献   
28.
高等工程教育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大学需要从学科、产业、社会、人才成长等四个维度重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学习共同体。华南理工大学以高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为目标,以"4I"(交叉复合、产学研合作、国际化教学、深度工程学习)为路径,推进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9.
数字人文的兴起引发了社会人文历史领域的广泛关注,海量的数据资源与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为更高效和宏观地解决人文研究中长期存疑和讨论的主题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范式。尽管有关数字人文的合理性仍存在诸多争议,但是数据驱动下的跨领域人文计算在人文主义重构活动深度与广度上所展现出的高效性已经被大量项目与实践所证明。本文以宋代政治为例,从数字人文视角出发,借助符号分析方法对哈佛大学“中国历代人物资料库”进行实证探索与可视化分析,结合已有的史学问题和相关观点,从宋代政治整体网络分布特征、核心人物的地位与结构拓扑以及不同时期宋代政治网络的时序政治关系演化模式三个层次,进行逐一分析与讨论,为研究宋代党争政治格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同时也展现了数字人文技术在人文历史领域研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潜能。图8。表5。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30.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2016 election of President Trump, a veritable cottage industry of opinion pieces, blogs, and articles emerged overnight, most of which seemed to agree that only the post-truth could explain how a racist, misogynistic, neo-nationalist member of the economic elite could w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is article, in contrast, is inspired by Barbara Christian’s injunction that we question why a given statement, concept, or theory is now acceptable when before it was not. Operating in this spirit, we critique post-truth critics for neglecting the material tradition of ideological criticism in favor of epistemological explan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post-truth literature; we then offer two case studies—American drug policy and housing policy—to illustrate the racial amnesia required for claiming that only now do we live in a post-truth 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