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68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教育   19373篇
科学研究   2456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963篇
综合类   1588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3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577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1517篇
  2013年   1483篇
  2012年   2145篇
  2011年   2109篇
  2010年   1428篇
  2009年   1405篇
  2008年   1498篇
  2007年   1906篇
  2006年   1812篇
  2005年   1597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482篇
  2002年   1368篇
  2001年   1190篇
  2000年   677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馆员的情商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馆员的情商是决定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指出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情商问题,论述如何在馆员的情商与读服务的良性互动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倒比例细号纱 CJ6 0 /T4 0 5.9tex生产与讨论 ,采取了合理的纺纱工艺 ,稳定了成纱质量水平 ,有助于此类产品积累生产经验 ,增加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其跳高成绩的灰关联度分析,列出它们之间的灰关联度顺序,找出影响优秀跳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因素,并在跳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微机原理》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5.
以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证明 ,无论从社会对学生身心素质的要求 ,还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角度出发 ,竞技运动仍是学生最喜爱的体育教学内容 ,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 ;竞技运动与“健康第一”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 ,它对健身和育人有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06.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以研究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目的.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科学定位,系统地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潜在创造力的闪光点等进行了理论性研讨.并围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课程总目标,提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文化教育应注意实效,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7.
21世纪是人才竞争激烈的世纪。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献资料法,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21世纪人才的特征和未来体育发展趋势的角度,论述了21世纪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实施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本文论述了体育科研常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的方法。多年工作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保证体育科研常用生化分析仪分析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9.
调查发现,扩招后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的培养,整体上处于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在培养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应根据体育专业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改进对策,解决好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培养投入与高层次人才要求、培养方式与实践能力、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自宋至今的《锦瑟》阐释史,是从纷歧走向融通的历史。各种主要的异说既各有其依据与优长,又各有其自身的缺陷,从而在客观上提出了互补与融通的要求。它们之间,又具有一体连枝、异派同源的性质。纷歧的异说分别认识其一枝一节,融通则将它们还原为一个艺术整体。从纷歧走向融通,反映了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