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898篇
科学研究   17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The dominant role of English as the global language of science entails a requirement for science teachers to equip their non-native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with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language skills for communication in scientific contexts. Although science courses with English elements are part of some schools’ bilingual programmes, they are usually not available to a wider student audience, but are restricted to high achieving or highly motivated students.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test whether a newly developed biology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unit could also benefit standard ninth grade classes. The learning gains and motivation of bilingually inexperienced studen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preselected group and a comparison group that had been taught solely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All participating classes achieved similar gains in content knowledge, and the standard students rated their motivation for bilingual science lessons as positive, albeit not as high as the preselected group. We thus provide evidence against concerns that teaching non-selected students bilingually might lead to deficits in content knowledge acquisition. Following this, we conclude that scientific English should be a part of standard science lessons regardless of specific school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32.
张伟华 《科教文汇》2020,(4):139-14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体制逐渐趋于完善。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新课标给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调整教学方法,促进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1]。为了达到新课改要求,实现有效教学,高中生物教师要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调整教学方法和理念,达成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33.
文章分析了目前本科生生物学实验教学与高校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倡导将本科生生物学实验教学融于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指出了这种新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在资源配置以及创新型生物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探讨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估方法。对于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和生物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李宝 《科教文汇》2020,(8):133-134
初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日后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打牢根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打牢地基,为创设高效课堂提供保障。初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5.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拥有着众多复杂地理元素的课程,如何能将复杂的地理元素更好地呈现给学习者一直都是探索的热点问题。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能将虚实进行恰当结合的技术,正好可以契合地理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内,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初步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其具体应用流程缺乏,本文拟在活动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课堂为出发点,整合增强现实的特点,以体验式学习为教学形式,构建基于增强现实的初中地理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尝试这一技术在地理课堂中应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36.
合成生物学通过引入工程科学“自下而上”认识生命体系的理念,在生命科学研究中采用“设计—构建—测试—学习”迭代的研究范式,并在基因组和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构建工程化的新生命体系,为生命科学提供了“从创造到理解”的新途径,不仅颠覆了从整体到局部的“格物致知—还原论”的传统研究策略,还开启了理解生命本质的“建物致知”新文化。同时,合成生物学将生物技术由“模拟自然过程”和“遗传工程改造”上升至“定量理性设计”和“标准化构建测试”的高度,推动生物工程和代谢工程朝着对标生命过程的高效率、普适性的工程化“重编程”,甚至是“从头构建”的新高度,以实现“建物致用”的目标。文章梳理了合成生物学近年来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建物致知”方面的重要进展,列举了其在化工、医药、食品、环境等应用领域中“建物致用”的具体案例,展现了合成生物学对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正在发挥的重大影响,强调了为确保合成生物学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会聚生态系统与治理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7.
卢桂红 《成才之路》2022,(1):117-119
高中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具有知识点繁杂、内容抽象性强、理解难度大等特点,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进而有效提升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难题、...  相似文献   
38.
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结合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就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以及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39.
制约青少年学习太极拳的生物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性别基因、男性荷尔蒙和脑结构等生物学因素方面,剖析了青少年学习太极拳的生物学制约因素。旨在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重视生物学传播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太极拳更加科学的传播。  相似文献   
40.
创建运动恢复理论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竞技运动理论体系,提高运动恢复的质量和效益,针对过去训练理论偏重生物性恢复,忽略心理和社会性恢复的现实,构建了由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方位组合的运动恢复理论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