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人类文明陷入危机,亟需拯救;回归文明的“人明”本质,凸显休闲的省悟功能,可以拯救文明。休闲省悟就是人在休闲中的反省和觉悟,反省是人生修养的重要途径,觉悟是创新思维的活水源头;省悟作为休闲的顶级体验,具有闲暇性、心灵性、反身性、创造性等特点,有助于发现人性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幸福观,促进文明发展的物本模式向人本模式转变。休闲及其省悟对于我们拯救文明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扭转物质文明的“物化”趋势,促使社会大众在政治上掌握自己的命运,推动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走向“去物化”,促使社会文明更加和谐、和睦、和平,促使生态文明成为“生态人明”,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2.
音乐其实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音乐文化之忧思的实质是音乐文化的困惑。对音乐人类学的定义和功能的分析,是音乐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根源,人们对音乐人类学学科定义、本质等概念的质疑与困惑由来已久,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叶广芩的生态文学创作进行解读.认为其生态文学运用生态整体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从生态的视角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人文主义的内省.对于生态道德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诞生之日就有了以身体为界面的外求与内省,并由此而形成了外求科学与内省科学,今天人类文明的发展已具备了两者结合的条件与可能性。元极学的“融合”态度实现两种科学的合流,从而引向皇极。元极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文化活体而不是文化化石。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问题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不仅是正确、迅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保征,而且也是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概念教学、解题教学中对此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变革大大地推进了其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这次变革以科学实验方法为指导,立足中国的国情与实际需要,对外国教育思潮采取扬弃的拿来主义的态度。在反思学前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一系列深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从制度到理论上的丰硕成果,完成了这一时期学前教育民族化和科学化的建树。这次变革对当前学前教育理论创新以及如何完成学前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从而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安徽女作家苏雪林、戴厚英、王英琦擅长自传式思维,作品具有明显的自叙传特征.苏雪林的<绿天>和<棘心>是婚姻美梦的编织和痛苦情感的表达,戴厚英的<诗人之死>和<人啊,人!>是超前的理性思考和真诚的自我表述,王英琦用<背负自己的十字架>记录痛苦的自我超越和求真悟道的全过程.她们的代表作品具有内倾性、直觉性和穿透性的特征,是自传式思维的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语文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探索语文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为语文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它经历了解放前模仿引进西方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建国后至1980年代初实验与理论探索发展阶段,以及1980年代后的系统研究阶段。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语文教育心理学具有注重实证研究的良好传统,基本建立了学科的理论体系,推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心理学与语文教育结合不紧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不紧密、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联系不紧密、与新课程改革联系不紧密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科理论体系、注重实证研究、针对各学段学生加强语文学习心理的研究、面向实践研究解决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问题等,应是语文教育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