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28篇
科学研究   85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胡适与20世纪的中国词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对词学研究的介入,给20世纪新词学的建设以深远的影响。他对王国维思想的发展和对“清末四大家”的批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词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有反对,亦有拥护,从而形成了现代词学史上的“体制内派”和“体制外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权威,胡适成为人们进行思想批判的对象和目标,但是他的思想却借助胡云翼的《宋词选》得以深入人心,直到八十年代以后这一局面才有所改变,胡适思想的影响才得到真正的清算。不管胡适的“角色”是怎样的变化,他的词学思想的价值已经超越了自身,而成为20世纪词学思想变化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当我们回眸20世纪外国文学时,必须正视“战争与20世纪外国文学”这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战争使人的处境变得越来越难以理喻,人们在精神上普遍感到迷惘、痛苦、悲观。人的心理变得更加复杂。20世纪西方社会的种种困惑人心的问题以完全不同于19世纪传统作家的方式进入了文学。茨威格像20世纪其他许多作家一样,在其作品中很少像传统文学那样直接再现战争场面.主要是表现战争对人心理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93.
严肃与轻松作为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维度,长期以来受到学界不应有的忽视。在中国现代严肃文学主流压倒一切的强大声势中,追求轻松写作、趣味阅读的轻松化思潮具有别样的美学意义和文学史价值。《语丝》作为现代轻松化思潮的源头,无论从理论建构还是创作实践都有其确切的表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给《语丝》一种全新的评价,也有利于现代轻松化写作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94.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形态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构成了社会文化、审美、解构重构三大批评系统,他们在世纪文化语境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从泛政治到泛文化的基本走向。这一走向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息息相关.而对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是文学批评形态流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启蒙教育学阶段、救亡教育学阶段、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和非意识形态教育学阶段。从共时态的角度来看,教育学是否是一门科学的追问一直响彻20世纪;教育学基本理论何以存在的探求一直在代代教育学者群中构成追问。因此,如何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因子”在引介西方教育思想的背景下得到激活是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再一主题。  相似文献   
96.
论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游散文是关于作家旅行见闻思感的真实记录,它既离不开眼中之景,更离不开心中之景。20世纪中国作家有着较强的纪游意识,也创作出不少纪游散文佳作。这些纪游散文在继续了中国古代纪游散文优良传统的同时,又突破了以往的山水写景抒怀传统,以现代意识烛照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内容。可以说,不论时代多么的不同,也不论作家的创作有多少差异,但为了个人、家庭、民族、国家和人类不停的漂泊、流浪、歌吟、寻找和追求着,这是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演进的基本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97.
在我们迈入新世纪的门槛,走向世界学之林时,绝不能丢掉中国学传统的人精神——崇高。否则,与世界学的接轨与融通无异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无异于吞噬小说固有的美质和吸引力,最终将小说引领到它的末路。  相似文献   
98.
中国学史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学史家当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述中国学史?这是中国学史学科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学史家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与他们的学史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本即考察建国前半个世纪优秀中国学史家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描述它们的演进历程,通过对这两个根本问题的评论分析,以期“察往知来”,引发21世纪学史家们对参与新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
斯特拉文斯的才智和音乐想像力是极为广阔的,梅西安称他为“有一千零一种灵感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100.
钟玖英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4):25-27,50
20世纪的江苏修辞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修辞学的发展繁荣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的江苏修辞学研究可以分为五个大的时段:前50年,建国后的17年、文革过渡时期,80年代和90年代。每一时期江苏修辞学研究都有突出的成就。总结江苏修辞学的研究成果是为了满怀信心地开创江苏乃至中国修辞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