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68篇
教育   2565篇
科学研究   106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6篇
综合类   27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理解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占据首要位置。刘绍龙教授将翻译的理解过程分解为语音/字词识别、句法分析和语义表征以及在此三个层次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针对此翻译理解的交互作用模型,对各层次的补偿是与翻译理解环节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刘教授翻译理解交互作用模型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52.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路径,分散的农业经营给农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探索农业产业走出困境的出路,需要对农业产业进行调查分析。湖北省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产业的调查研究具有代表性,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区域中药产业化的长效机制,在分析当地中医药产业三种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企业与药农一体化"新模型,以期在给农民创造收益的同时有效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3.
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继承了清末的土地开垦政策。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名流也主张土地开垦。促使这些政策和主张出台的社会因素主要有:战争、灾荒以及人口增长。在这种政策和主张的推动下,我国边疆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开垦,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研究民国时期土地开垦政策出台的过程,对于今天开发和建设边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4.
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时,应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角度,结合区域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全面考虑,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区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5.
第三者插足合法婚姻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引起法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司法实践中,更多的是依靠道德规范和行政手段来进行调整。修订后的婚姻法对第三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仍没有明确规定。因此,通过对第三者行为性质的界定,明确第三者侵权的法律责任,完善追究第三者侵权责任的理论依据,使受害配偶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6.
明确集体林地权属是2006年启动的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通过确权,将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明晰到各类林业经营主体,以法律维护集体林权的效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数次变革,本次集体林地确权就遇到了历次林权改革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合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成功化解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介绍基于JKW5系列的高精度低压无功功率补偿器,该控制器采用数字检测电路来获取电网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从无功补偿的原理出发,设计控制器的软硬件,使该系统在应用中实现对电网功率因数的及时补偿和实时监测,适用于目前企业用户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相似文献   
58.
翻译补偿研究是已引起翻译理论界关注但尚待成熟和规范的一个研究领域。通过收集统计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分析本研究的现状与研究前沿,并指出不足与研究中存在的误区,以期促进翻译补偿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9.
左孝凡  陆继霞 《资源科学》2020,42(2):274-285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路径,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通过构建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量,以农户未来陷入贫困风险为贫困的测量指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研究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①在贫困脆弱性视阈下,分别以中国现行贫困标准和0.3贫困脆弱临界值标准,仍有22.3%农村居民群体处于贫困状态,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脆弱性水平分别为0.295和0.258,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②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居民未来陷入贫困的风险,通过PSM方法消除“自选择”偏误后检验结果依然稳健;③农地流转的农业产值增长效应达0.573,农地流转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产值降低农村居民的贫困脆弱性。为此,提出了加强深度贫困区扶贫力度,提高深度贫困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地有序流转,培育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居住条件有了巨大改善的同时,因对人口数量、建设占地数量过高估计,对于耕地面积、粮食产量过低估计,加上追求高楼大厦的城市形象,严格限制建设用地政策导致城镇人口极限密集.过密居住存在瘟疫流行等安全风险,带来缺乏安宁和隐私保护,压抑精神,堵塞交通等问题.低标准的集合住宅形式单一,无法适应社会多样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