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04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探讨主动落地反跳和被动着地两种落地方式下,篮球鞋对于冲击力信号和股四头肌软组织室振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并找寻在此过程中能够切实反映篮球鞋变化的新的敏感指标,以期为运动鞋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2.
对背越式跳高落地过程进行了力学分析 ,测定落地时的冲击力和缓冲时间 ,计算了安全缓冲距离 ,讨论了影响安全落地的因素及制作缓冲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3.
杨湘 《体育科技》2000,(2):16-19
对近期国家女排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应用快抹球的统计 ,就其实战效果 ,最佳落点区域 ,以及如何结合各种战术快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对体育系科开展快抹球技术的训练、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4.
基于风险传递的项目型供应链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项目型供应链的特点及其工期风险传递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关键链的缓冲思想,将项目缓冲重新分解并插入到供应链的环节中。算例证明,将项目缓冲插入到供应链的各环节中,对于项目供应链的风险传递性起到了抑制的作用,对项目整体的风险管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视觉认知任务介入时不同踝关节稳定程度对纵跳落地姿势稳定策略与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方法:36名男性高水平运动员,年龄(20.23±2.05)岁,按照踝关节稳定程度分为健康组(CON)、隐患组(LAT)和不稳定组(CAI),每组12人;随机顺序执行视觉认知任务及高台落地纵跳,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cheffe法比较各组在落地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肌电参数。结果:(1)重心前后移动范围(CAI&LAT>CON)、垂直和整体稳定指数(CON>CAI)差异显著;(2)落地瞬间的踝(CAI>CON)、膝外翻(CON>LAT&CAI)、髋屈曲(CON&LAT>CAI)髋外展(CAI>CON)角度差异显著;下蹲最低点时,踝跖屈角度(CON>LAT&CAI)差异显著,踝屈伸(CON&LAT>CAI)和内外翻(CAI>CON&LAT)活动范围、踝内翻角速度峰值(CAI>CON)显著不同;(3)50 ms落地负荷率(CON>CAI)显著不同;(4)落地前期胫骨前肌(TA:CAI>LAT&CON)、腓骨长肌(PL:CON>CAI)、内侧腓肠肌(MG:CAI>CON)差异显著;落地瞬间股直肌(RF:LAT>CON&CAI)、PL(CON>LAT&CAI)、MG(CAI>CON)显著不同;下蹲期臀中肌(GM:CON>CAI)、PL(CON>LAT&CAI)、MG(CAI>CON)达显著差异,而BF/RF(CON>LAT&CAI)、S/TA(CAI>LAT&CON)、MG/TA(CAI&LAT>CON)共同收缩率差异显著;推蹬期GM(CON>CAI)、股内侧肌(VM:CON>CAI)、股二头肌(BF:CON>LAT&CAI)、比目鱼肌(S:CON>CAI)差异显著,而TA/S(CON>CAI)共同收缩差异显著;稳定期VM(CON>LAT&CAI)、S(CON>CAI)显著不同。结论:髋关节屈曲与外展、较多踝关节外翻与肌肉共同收缩是踝关节不稳定运动员稳定关节的重要机制,而较早且快速的踝关节内翻速度是导致踝关节不稳定运动员反复扭伤的关键因子;可通过强化臀中肌提升髋外展能力,同时训练腓骨长肌以提升踝关节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6.
研究目的:跳落动作作为影响人体下肢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超重人群而言,探讨跳落相关运动损伤尤为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总结了超重人群相关损伤因素以及跳落模式对人体下肢的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激活以及运动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目前研究发现对于超重人群的落地...  相似文献   
147.
浅谈防止跳远落地时前冲与后坐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跳远落地缓冲动作分为三种类型,即链型缓冲、弹性缓冲、刚性缓冲。链型缓冲的缓冲力发生在缓冲阶段后期,水平速度损失大,前冲力小,易出现后坐现象,弹性缓冲的缓冲力发生在缓冲阶段全过程,前冲力和后坐力适中。刚性缓冲冲击力发生在缓冲阶段前期,垂直速度损失大,前冲力大,后坐力小,易出现前冲。冲击类型与落地前准备姿式有关,根据准备姿式选择缓冲类型既有利于提高成绩,又有利于防止落地受伤。  相似文献   
148.
论中国足球产业的泡沫经济现象与经营机制的软着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足球产业的泡沫经济现象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针对这种经济现象应该采取软着陆的方法加以解决,以便使中国足球产业与足球竞技技术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9.
15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jumping distance on the landing mechanics after a volleyball spike, to help in injury prevention and training for safer landing.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nd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ix male university right-handed volleyball players under “Normal” and “Long” jumping distance conditions of landing after a spik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landings under the Long jumping distance condition produc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centre of gravity velocities and larger mean loading rates. Although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bilateral landings with the two feet contacting the force platform at the same time, landing motion was asymmetric and the left leg was considered to play a more critical role in the absorption of the landing impact. The trunk and hip positions at the initial contact with the floor and the range of motions of the knee and ankle were key kinematic parameters for reducing the vertical peak ground reaction forces and extending the time from the initial contact to the occurrence of this peak force, which consequently reduced the mean loading rate upon lan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