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0篇
教育   2146篇
科学研究   44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18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82.
郝敏  陈伟强  马梓洁  张超  甘建邦 《资源科学》2020,42(8):1515-1526
铜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关键金属。中国长期以来进口“六类废杂铜”和“七类废杂铜”两种废碎料来冶炼再生铜。本文基于海关贸易和有色金属工业统计数据,利用物质流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铜废碎料贸易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以及环境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①2000—2015年,中国累计进口铜废碎料实物量6680万t,其中含金属铜约2000万t,占同期国内再生铜累计产量的56%;②相比利用铜矿石生产精炼铜,利用进口铜废碎料生产再生铜在非生物性资源消耗、温室效应和人体毒性等方面减少了一系列环境影响,同时累计节约铜矿山投资成本约580亿美元。然而,进口的“七类废杂铜”在带来资源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区域性环境与健康风险:一是进口低品位铜废碎料中夹杂大量有机物,在拆解和熔炼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二是部分工业园区和小企业在工艺、技术、空间布局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引发了局部地区较为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因此,建议辩证和全面地认识铜废碎料进口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在坚决禁止进口“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电线、电缆和五金电器”这些“七类废杂铜”的同时,继续利用进口“六类废杂铜”作为重要的铜资源,以降低中国对原生铜矿石的依赖以及造成的采矿和原矿冶炼阶段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83.
企业生态位维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命型企业为基点,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通过分析企业生态位的资源、环境维度,使企业与竞争对手在某一维度上的生态位重叠,可以通过其他维度上的分离得到缓解,从而帮助企业减轻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84.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其冰山原理的一个注脚.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来领悟那生活海平面之下八分之七‘的真谛,可以使人们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现,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85.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组织生态学不仅适用组织理论,还能用于解释组织雇员在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流动问题。本文结合社会变迁和组织生态学,总结了职业流动的生态学理论。发生在组织种群中的重要事件(组织的设立、解散、合并)都会引起组织种群中组织雇佣规模、职位和雇员任期的实质性变化,从而直接影响新组织和失败组织中的雇员流动,同时也间接影响其他组织中雇员的职业动态。  相似文献   
86.
论可持续发展的休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作为人的存在的重要领域和发展的重要空间,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多种意义与价值;以人为本、科学用闲,需要同时注重休闲的人本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树立经济意识、社会意识、生态意识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休闲观。  相似文献   
87.
安妮·宝贝长篇小说《春宴》堪称其转折性的作品。透过作者感性的文字叙述,对《春宴》中涉及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进行反思与研究;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拯救及重建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现代人关于精神家园的回归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8.
科技传播是以科学技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活动,与社会多方面因素相关联,且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形成科技传播生态.科技传播生态研究对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传播生态学视角审视科技传播生态,阐述了目前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现状,并尝试提出科技传播生态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89.
本文主要从功能性,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参与性,生态意识,现代艺术形态对园林的影响,文化和艺术是园林的承载品位六个方面探讨园林设计中的手法和理念、内涵,强调当代景观与艺术、科学的完美结合,并实现其功能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0.
大运河苏北区域层面的空间认识与架构不仅关系到自身人居生态特色打造,更关乎文化带建设的整体格局。通过对苏北水文化景观格局形成过程及成因的分析,建立苏北水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认识统一性。苏北水文化景观系统是以大运河开凿、维系为引擎,经历漫长历史进程形成的。大运河以及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水利、聚落、农业等遗产以及水系、历史地貌要素都是苏北水文化景观系统的重要构成和历史基础。同时,这个系统也是见证大运河发展及其影响的物证条件和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依托。苏北水文化与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彼此涵括构建、内涵诠释以及建设绩效的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