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49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教育   30617篇
科学研究   3226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748篇
综合类   1620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05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822篇
  2020年   1210篇
  2019年   1143篇
  2018年   871篇
  2017年   972篇
  2016年   939篇
  2015年   1107篇
  2014年   2403篇
  2013年   4061篇
  2012年   3216篇
  2011年   2941篇
  2010年   1963篇
  2009年   1851篇
  2008年   2133篇
  2007年   2277篇
  2006年   2263篇
  2005年   1907篇
  2004年   1623篇
  2003年   1253篇
  2002年   981篇
  2001年   737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论体育与健身课程学生成绩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可强 《体育科研》2005,26(6):72-7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在分析现行体育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健康、体育、教育等方面的惯常误解,认为轻视知识的风气是知识分子的健康大敌,强调体育虽有助于健身但主要是为强化体能。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怎样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论述,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新课标下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力求建立一个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4.
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是学生在运动技能获得中的两种方式,它们相互协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摆正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内隐学习潜能;使用暗示教学法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65.
本调查以DCT为数据收集形式,对108名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用迁移从两个层面———社交语用迁移和语言语用迁移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了学生在问候语中确实存在语用迁移,这对英语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6.
高校体育课选项教学优化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指导思想,运用电脑技术,以自行设计开发的“体育课程管理系统”对福州大学选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改革。阐述了优化改革模式的运作方法并对一些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7.
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合作学习作为新型学习方式被广泛运用于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气氛变活跃了,但热闹背后却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浅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不同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比较不同的机制对收益分配的影响,揭示了供电企业引进竞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探讨了供电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如何引进竞争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9.
文章重点论述了篮球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培养兴趣的方法手段,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Multimedia technology offers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create richly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With greater design freedom comes complexity. The standard answer to the problems of too much choice, disorientation, and complex navigation is thought to lie in the way we design the interactivity in a system. Unfortunately, the theory of interactivity is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fter critiquing the decision cycle model of interaction – the received theory i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 I present arguments and observational data to show that humans have several ways of interacting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which resist accommodation in the decision cycle model. These additional ways of interacting include: preparing the environment, maintaining the environment, and reshaping the cognitive congeni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Understanding how these actions simplify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our mental processes is the first step in designing the right sort of resources and scaffolding necessary for tractable learner controll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