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8篇
科学研究   104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韩礼德和哈桑在其著作《英语的衔接》中提出,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重要的衔接手段之一。文章以《迎战卡米尔号飓风》为例,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凸显语篇主题中的功能,旨在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语篇,从而更好地把篇章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23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争端日趋增多,需要诉诸法律,与此同时国家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之中,这就促使国内各界对法律翻译的需求日益增多,并且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试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条款为例,讨论翻译法律文件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33.
基于实践视角,借鉴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原生态"的中师教育特色进行"直观"把握,对涵融着"中师教育特色"诸元素的中师教育世界进行"感性描述"。百年中师教育特色,在中师特有的"教育生态"内悄然孕育,这是它的生态属性;在一以贯之的"特质追求"中逐渐凝聚,这是它的本质属性;在特色几许的"反思追问"下初步彰显,这是它的结构属性。  相似文献   
234.
多项研究表明词汇提取对词汇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以24个英语单词为实验材料,高职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在以图片为基础的词汇教学实验中,检测在词汇提取条件下和控制条件下进行新单词学习效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235.
以一语段为研究对象,探讨照应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英语语篇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36.
生态语言学是新兴的一门学科,探索语言与环境的关系,并且主张语言自身也是一个动态的生态循环系统。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其丰富多样的词汇形态正是生态多样性的一个反映,也是语言内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结果,更反映出人与自然生态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37.
立足社会网络理论,结合班级个体交往过程中的情感“输入”与“输出”的支持关系,利用各种中心度和中心势测度指数,以X大学Y班级为例,分别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两个方面对该团体的情感支持网络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团体凝聚力的一些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238.
艾永芳 《海外英语》2012,(6):221-223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框架下的衔接理论,分析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一次毕业典礼上的演说辞中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衔接手段的巧妙运用。通过对乔布斯演说辞的语篇衔接分析,探讨了衔接在增强语篇逻辑性,增添语义感染力等方面的作用。加深理解衔接手段在演说辞中的运用,有助于演讲者有效地谋篇布局,精准地传递演讲信息,增添演讲的文字感染力;同时也能加深读者和听者对演讲内容的领悟,正确领会演讲主题精华。  相似文献   
239.
了解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支撑,构建衔接分析模式,通过对大学英语课文中语篇衔接手段尤其是词汇衔接的分析,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明确语篇线索、掌握语篇模式、推导语篇主旨。语篇衔接的讲解与训练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被纳入自主学习策略培训课程中,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0.
徐嘉璐  袁亦宁 《海外英语》2012,(17):162-164
语言作为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维成果的方式存在着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双重特征。翻译活动需要在不同语族的语言之间或者同一语族的不同语言进行词语间的同义转换,然而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很少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翻译活动中的词义选择问题由此而生。如何恰当处理意义的模糊性和传达原文真实意义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该文从文化巨著《红楼梦》的杨宪益汉英译文中的选取了部分例子,对于词义选择现象进行分类探讨,希望能够为译者在从事汉英翻译活动中的词义选择时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