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976篇
科学研究   1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18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儿童文学中涉及生命主题的作品不断涌现,展示了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其以独特的形式和手法描述、探讨生死,通过不同的叙述视角与叙事方式,把生死命题蕴含在优美如诗的文本及图画中,用一个个单纯而充满诗意的故事向儿童讲述如何面对身边的丧失与死亡,使儿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省思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向儿童提供了修复创伤、重建生活的信心与引导。  相似文献   
112.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公所说”中的“拜”字之义,历代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通过对“勿翦勿拜”中的“拜”字及其在韩、鲁《诗》中异文“扒”字的考察,同时采用方言中相应词语以及相关民俗的证据,得出结论:“拜”、“扒”都是假借用法,所表示的意义是“攀爬”。  相似文献   
113.
《周易》无疑是一部神秘的著作,一阴一阳.昭示了天地问变幻莫测的规律。它对现代的生活有许多启示,并且与世人关注的廉政文化有联系,这可以从《用易》本义、卦爻结构与特殊语汇三个层面揭示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4.
傅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治国道理及政治智慧.挖掘、探讨傅玄的治国思想,汲取其中的政治智慧,不仅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促进当今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当今的行政管理亦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5.
波普艺术风格是西方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趋向的产物,对时装设计的风格方向产生引领作用,它帮助人们解开时尚的密码,诠释21世纪的着装符号。波普艺术风格在时装设计上的应用无所不在,主要从色彩图案等构成要素的应用上进行探讨和说明,力争把握其精神实质,将艺术理论转化为实践,同时结合近年时装市场行情,有效地将波普艺术转化为时装设计的创新动力,努力探索时装设计的新形式、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6.
"澶渊之盟"是宋辽史上一重大事件.对它的评价,学界历来存在很大分歧.然而,从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历史的眼界看问题,尽管存其消极的一面,但其符合民心、顺应潮流的积极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17.
校长培训作为开发校长人力资源、提升校长教育领导与管理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教育部一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影子培训在促进西部地区骨干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成语是熟语中最重要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既是语言的精华,又是别的词所不能替代的。文章借助电子检索系统,以时间为线索,适当采取数据和例证的方法。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对"一丝不挂"的演变轨迹进行刻画。纵观唐到清,义项发生明显增减,而且形式演变居多。成语的发展演变是要经历一个渐变的过程。变体形式虽多,但有语序变化、成分替换、成分增减三种方式。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沿习使用过程中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与形式相比,意义的定型性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9.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120.
评价意义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存在于各类语篇,但目前应用于诗歌的却很少。本文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从态度和级差资源来解析杜甫《春望》中所表达的评价意义及其在四种译文中的体现,看看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在评价意义表达上是否"忠实"于原文,从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