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清代乾嘉时期的泰州人仲振奎,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首编者,在《红楼梦》传播与改编史上的地位已逐步得到公认。其祖居泰州东乡西场古镇,清乾隆时移泰州城居住。其父子、兄弟皆有著述,其家世对其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2.
通过考察古代文人"爱妾换马"的豪情风流行为及社会对妾在法律、制度上的人身定位和赋予妾的应用功能,得出:妾乃贱流,是性享用及生殖的工具;妾同妓女,是家庭的财富符号;妾通买卖,是社会的一般等价物等。揭示分析女性一族——妾在古代社会文化"潜规则"中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63.
明清诗歌传到朝鲜后,受到热切关注,文人们以各种形式对其展开了褒贬不一的批评.这些批评有如下重要价值:一、对考证明清诗歌的东传时间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二、反映了明清诗歌在朝鲜的传播及影响盛况;三、是中国诗评的丰富和补充;四、对研究当时时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以及补允地方志有宝贵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64.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丛编本作为参校本仍有其必要性.南朝隋唐时期存在文人赋作注本的单行本,推测因具备两人共同创作的文本属性而入"总集类".  相似文献   
165.
《礼拜六》作家群的生态与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礼拜六》作家群是民初市民文学家的代表.他们在民初上海的文化市场中谋生存,以辛勤的笔耕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受到了市场社会的热情关注,并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精神与人格的独立.与此同时,他们仍然保持着传统文人的心态和情趣.不可否认,《礼拜六》作家群在文化资源上已经实现了一系列积极的转变,但他们还没有真正融入市民社会,还不具备现代市民的心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是具有了新的身份、角色和谋生方式的传统文人.  相似文献   
166.
清代中叶,大批文人以通俗小说来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解,通过小说世界的虚拟来抒写自己的抱负,表达自己的牢骚与感伤,通俗小说成为文人表现自我的重要媒介。传统诗文的抒情言志因素被引入通俗小说,使得通俗小说具有了文人品格。文人们将通俗小说视为"立言"之一种,当作可以藏之名山的著述。这些文人独立创作的通俗小说被称为"文人小说"。清代通俗小说的文人化进程也是通俗小说走向真正的独立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7.
自然作为艺术的主题,在中国是由于士人地位不断边缘化的结果,西方则意味着知识阶层求美活动的转向。因此,自然美在艺术中的表现,由于受中西知识分子不同的价值追求、审美意趣的影响,因而在求美活动中有雅化和美化的分野,艺术手法则有象征与写实的独特选择。  相似文献   
168.
中国水墨画是一个相对独立但并不封闭的艺术体系.对其发展趋势众说纷纭,笔在充分肯定其独立性与独特审美价值的同时。承认它也是可以与其他艺术体系交流、对话并能吸收其他艺术的长处来丰富自身的。从笔墨结构与情趣有恒定与变化两方面入手.论述各派观点存在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从笔墨与色彩关系问题上论述“重建色彩系统”这种观点的合理性.认为多元的审美观产生多元的价值观,中国画应该走更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9.
从墨竹这一中国文人画中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入手,简要论述了竹画的产生、发展与确立,展示了竹子从绘画形象转化为绘画符号并且最终还原为审美对象的过程。进而以墨竹为媒介探完了诗歌题材中带有自然性与原生态的审美,儒家思想中人伦道德的审美与文人画中淡逸抒情的审美之间的关系与流变。最后.以墨竹与中国文人画审美的暗合为突破口,揭示了墨竹题材产生的内因,阐释了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0.
文人士大夫美术与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美术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互渗互融的关系。同时,又因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二者呈现出既共通而又不同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