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272篇
科学研究   50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民生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海西建设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发端于都市类报纸、成就于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新闻概念。虽然,目前民生新闻发展势头强劲,但是,由于人们对兴起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民生新闻的认识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及困惑,如传播理念上的"自然主义"、不当的价值取向导致的民生新闻日趋琐碎化、庸俗化、娱乐化等。着力于对民生新闻的生成语境、特点进行梳理,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并展开辩证思考,既充分肯定民生新闻的成功经验,又就目前民生新闻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剖析,以期对人们正确认识民生新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民生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近几年,学者们对胡锦涛民生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其的思想渊源、本质核心、深刻内涵、具体内容、理论价值、实践途径、创新之处等入手,全面细致地对胡锦涛民生思想做出了概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与民本理念的优秀成分,借鉴西方人本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民生建设实践相结合,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体系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宗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民生目标、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生价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民生理念,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设计了闽江源流域农户生计资本指标,实地调查了13个村260个农户,结果表明:闽江源流域周边农户的生计总资本增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增加,自然资本减少,社会资本变化不明显;农户对自然资本依赖性较高,现有的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只有建立多样化、差别化的森林生态补偿方式和配套政策,才能有效提高农户的生计资本能力,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体育产业作为国家积极培育的新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不仅要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所建树,也应在促民生、稳就业方面积极作为。从文本分析入手,阐释和总结了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就业的概况和共性经验。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主要通过促进产业成长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响应社会需求扩充热门体育职业、利用赛事关照弱势群体锻造劳力、扶持中小企业提升就业吸纳水平等措施扩大了就业渠道,带动了社会就业。最后以此为关照,启发体育产业促进就业的本土实践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亚运会为个案.采用自行设计的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量表及居民凝聚力量表,探讨亚运情境下当地居民对政府民生举措满意度,及其对居民民生举措知觉、居民凝聚力是否具有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当地居民时政府在举办亚运情境下所采取的能源、安全、就业、全民健身、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举措的知觉,显著影响居民凝聚力;由于民生举措满意度的加入使该影响变小或变得不显著.说明民生举措满意度对民生举措知觉与居民凝聚力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二次革命”前 ,“五·四”运动后为界 ,从社会实践、思想变化、理论成因、理论内容等方面对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变迁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民生问题已被决策层提到前未有过的高度,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文章以福州市为例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下岗工人对民生问题的认知及分析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本质、价值取向和具体体现。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重大课题。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且还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以共同富裕为原则,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