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518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13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了"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热潮,许多幼儿园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教研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尊重教研传统、反映共同价值、避免泛制度化、体现园本特色。  相似文献   
52.
域外观念下的社会教育在近代中国遭遇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排斥或认同,更是一个本土传统的筛选和再培育过程。以20世纪30年代社会教育制度建设为中心,梳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纠葛,不仅揭示了近代中国教育体制转型过程的复杂性,更说明了教育传统的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微妙关系,制度的移植和生成绝非一蹴而就,而且需要一个与本土传统逐渐融合和沉淀的过程。  相似文献   
53.
从法学基础理论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文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从是否为法律至上,是否为良法之治,是否能有效制约公权行使、保障私权实现等三个方面阐述传统法文化之于现代法文化的区别所在,以期深层次探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4.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的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构思、剧情结构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丘特切夫在其抒情诗中,对俄国抒情诗的抒情方式进行了变革,采用了变换的多角度抒情,既有第一人称主观式角度、第二人称对话式角度、第三人称客观式角度,又有这三种人称每一人称的变化运用,还有多种人称变化式角度,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复杂、细腻。  相似文献   
56.
作为20世纪后半期华语学界最为重要的古典文学阐释架构之一,海外及港台"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不仅致力于比较诗学论域中"抒情美学"的理论建构,同时也倾力于开拓抒情传统之文学史书写及重构的话语空间。其中,围绕着高友工的美典理论,其普林斯顿的追随者(孙康宜、林顺夫)构筑出抒情传统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叙事,为五言诗、律诗、词体等文类的演进及亲缘关系提供了独到而深入的解说,描绘出自汉末至宋末的一段抒情文学的风云传奇。  相似文献   
57.
中国文学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转换,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它还涉及到了支撑语言的整个话语系统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白话取代文言,是具有现代性的启蒙话语体系取代传统的伦常纲纪话语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取得话语权,建立现代知识体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中华民族性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创世神话。与张扬个性的西方"人格神"传统迥异,中华"神格人"传统崇尚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操和经世致用的献身精神,其差异根源于中、西神话赖以产生的不同经济模式。准确把握中华"神格人"传统蕴涵的人文价值,并加以现代转化可以弥补西方现代文明的不足,推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9.
中国古代小说称名源自"子书",形成了悠久的"子书"传统,受其影响,小说的文类属性也带有明显的"说"的特点;小说之"说"的"立说"、"解说"属性影响到小说的叙事,形成了主观化的叙事方式;其以"说"统"事"的言说方式则成为小说"文体众备"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学堂乐歌"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概况,通过对我国早期"乐歌课"以及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述,揭示了学堂乐歌对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