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305篇
科学研究   5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从哲学角度思考和处理好临帖中“心与手”、“一与多”、“古与我”三方面的关系,对书法学习和进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植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病虫害控制、杂草控制、改良农作物品质、农作物育种、花卉品质的改良等方面的运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23.
In contemporary African societies where multiple systems of knowledge coexist,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c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conventional perspectives drawn from cultural anthropology, environmentalism,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insufficient guides to thinking about the digitization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Tak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hree moments in South African knowledge dynamics are used to probe some of the ontological, epistemological, and performative implications of science/IKS interaction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and databases of local plants. Twenty-first century databases of indigenous African medico-botanical knowledge need to assure that it is recontextualized historically and socially; that its multiplicity, visuality, and orality are retained; and that “articulation work” is done to make sure that design choices and use are cognitively just.  相似文献   
24.
莽人长期生活在密林深处,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其食物的来源主要依靠采集植物,而原始森林中丰富多样的植物为其采集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长期的采集生活过程中,莽人认知了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性质,以及在不同季节和时间里应采集什么样的植物。在采集的过程中他们也知道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植物资源,采集与保护并重的方法,遵循可持续、可再生的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原则。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莽人的生活方式,发现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并没有破坏生态环境,而是一种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循环,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因而多少年来,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仍然让他们所居住的地区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自民间的有益例证,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25.
报道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点地梅属Androsace L.及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 Maxim.共14种29个居群的ITS与trnL-F DNA序列各27与25条;并结合已报道相关种类的有关序列,构建了“点地梅群”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点地梅群”的4个属为一单系类群,含有两个稳定的分支:一支全部由点地梅属的种类组成,另一支分别由羽叶点地梅属、Douglasia Lindley、Vitaliana Sesler和9种点地梅属植物组成;点地梅属裂叶组sect. Samuelia Schlechtd.的3个种与点地梅组sect. Androsace的2个种在3套序列分析中位于不同的系统位置。各分支基部的种都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提出该地区为“点地梅群”植物起源地的假设。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向欧洲及其他北半球地区存在不同时期内多个进化支的多次扩散。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该群植物可能是在第三纪的中新世以来才开始发生的。垫状种类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欧洲独立起源,而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分化要早于在欧洲的分化,在前一地区可能与青藏高原自中新世开始发生的造山运动、形成高海拔的山地有关,而在后一地区则是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反复波动有关。垫状植物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规模分布则可能较晚,与冰期结束后全新世晚期气候再次变冷有关。一些物种种内的遗传分化也可能部分反映了气候来回波动中它们在高原上的退缩和再扩张过程  相似文献   
26.
苯甲酸氧弹燃烧法测定植物体中的硼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酸为助燃剂,用氧弹燃烧法灰化植物体进行硼元素测定,操作简便、快捷、无污染。  相似文献   
27.
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要经历一个从个体到种群的过程 ,只有形成种群后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外来入侵植物种群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后果进行研究 ,能更好的认识和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东乌珠穆沁旗蒙古族的冷蒿“种”下分类系统 ;报道了各“种”下类群的评价及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人们对野生植物的经济价值的发现,人们开始了对野生植物的过度利用,这造成很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缓解对野外资源破坏的压力,很多地方建立了野生植物人工栽培基地。但是由于大部分野生植物栽培基地存在着资金缺乏的困难,很多栽培基地规模很难扩大。当前,我国野生植物人工栽培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自筹、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府扶植基金四种。在实际融资工作中应该选取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运用多种方式形成互补进行融资,而国家应实行优惠扶植政策,并积极推行新型的融资方式,从而有利于栽培基地的大量建立,缓解野生植物濒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宜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野外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确定宜州市的外来入侵植物有 32种 ,隶属 16科。为了更好地保护宜州市的生态环境 ,就必须知道这些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入侵途径以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