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158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比较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的异同 ,对黑龙江省内外 9所大学的部分学生和省内主要城市厂矿、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部分社会群众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专访。并查阅有关图文资料 ,对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在大学体育和群众体育这两个领域内 ,由于在时间、空间、地域和人文环境上 ,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同 ,以及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能力、参加活动的时间、场所及组织形式上、对健身目的认识和体育消费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开展社会群众体育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群众组织的投入 ,利用大学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大力宣传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和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32.
多维文化视角下的大众武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现代化语境中多维文化视角下的大众武术。认为:大众武术是一种生态休闲文化,它关注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精神生态;大众武术是一种流行文化,它深受人们喜欢,促进武术的传播推广;大众武术是一种大众文化,它实现了参与者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使普通大众真正成为武术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33.
关于大众文化所持的立场是任何一位大众文化研究论者理论分析的第一起点,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从平民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研究立场出发,凸显大众的主动性、抵抗性,将大众文化文本视为“大众生产式文本”,重视“符号生产力”,强调大众从文化消费中获得的“快感”、“意义”,挖掘大众文化运作中的权力抵抗因素,是对以往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34.
王维山水田园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发展的高峰,他的山水田园诗特别富有画意,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浓郁的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  相似文献   
35.
民众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从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教育素有“教民”传统,重视社会教化是传统教育的特有功能,与近代民众教育既有本质性的区别,又有自然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历程,了解古代不同阶段社会教化的状况和近代民众教育发展的基本类型,从施教目的、制度、内容、方式和效果入手,揭示出“民众”历史地位的变化,乃是从古代社会教化向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核心,也是近代民众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我国青少年理智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推演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包括乐学感、自信感、成就感、探究感和好奇感五个因子的《青少年理智情感问卷》。首次对我国三类地区九大城市及其郊县的117所学校的25485名11~19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理智情感总体正向积极,各因子发展不均衡,其中成就感发展最好,探究感发展最差;男生的探究感和好奇感优于女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理智情感没有逐级提升,反而有下降趋势,其中乐学感和自信感下降显著,而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是两个明显的突降点;自信感在学校声誉、乐学感在学校位置上存在差异;理智情感及其下属的乐学感和自信感随青少年学业自评的提高而上升;师生关系良好、教师有情施教对青少年学生理智情感发展具有直接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7.
接受美学强调文学欣赏和接受活动中读者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双向的交流活动,朗读同样必须关注接受者——受众的具体的期待和需求,这就是朗读中强调的对象感培养。朗读作品不仅要靠优美的声音、恰当的技巧去包装,更要与受众产生内心的交流与呼应。从朗读前的准备到朗读的过程,朗读者始终要把接受者“放在眼里”,“藏在心里”。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用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李清照六首咏梅词的分析,指出梅花记载了词人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承载了词人一生丰富深厚的情感精神,是词人生命状态的象征。  相似文献   
39.
明代自嘉靖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空前壮大,人们的价值观亦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文学界广泛兴起了一股尊情思潮。文章通过阐析明代汤显祖的"至情"说、冯梦龙的"情教"说和清代傅山、袁枚的唯情主义,以期揭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语境、内在本质以及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意境说的道禅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说由情景交隔、虚实相生、动静相成、意在言外等四种美学范畴构成。其文化内涵源自道禅哲学中的“道德玄同,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完全无妙有”、“无动而无不动”、“无言而无不言”、“不落言筌,不涉理路”等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