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800篇
科学研究   59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5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运用定义及已知公式,讨论了环面的基本形式,通过初等计算,得到了环面的Gauss曲率、测地曲率及R iemann曲率张量.  相似文献   
12.
理论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模型中最常用的方法——最小二乘法,在一些情况下表现不理想,因此近些年来,统计学家提出了许多替代方法供选择使用。本文通过参数经验Bayes(PEB)方法构造线性回归模型中可估函数的经验Bayes(EB)估计,并分别在均方误差(MSE)准则及均方误差矩阵(MSEM)准则下讨论它相对于最小二乘(LS)估计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13.
举例证实了经典的Frenet公式所定义的曲线的三个曲率不能唯一确定曲线到一个运动;借助于四维空间中三个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在正则曲线上构造右手Frenet标架并重新定义曲线的第三曲率;据此证明四维空间中的运动保持曲线的曲率和挠率不变,但第三曲率当运动含有反射时会改变符号,并证明结论的逆也成立。  相似文献   
14.
15.
王翔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6):104-106
通过等长背伸运动负荷诱发腰部竖脊肌疲劳并记录全程表面肌电(sEMG)信号,分别以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计算平均功率频率MPF和非线性RQA方法计算确定性线段百分数(?T)。结果显示,MPF随着肌肉疲劳的发展而逐渐下降,而?T呈现反向变化趋势,提示肌肉疲劳时的sEMG信号规律性在增强。?T的变异系数CV比MPF的小,说明?T作为腰部肌肉功能状态的评价指标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变化取决于组成它的元器件的参数变化,这些元器件的参数通常是互相独立的随机变量,收集元器件的分布参数,可计算出线路性能指标的漂移范围,如果计算出的结果超出允许范围,就应重新选择元器件的参数范围,再进行计算,直到符合要求.整个计算过程可借助概率论的有关知识来实现.这种分析和计算对放大器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是模糊图像复原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首先,利用一种新的正则化方法有效估计了非参数运动模糊核。然后,在贝叶斯框架下,基于图像像素空间和梯度空间的统计特性,结合自然图像的梯度约束,提出了图像复原的改进RL正则化算法,有效抑制了复原图像中存在的振铃效应。实验结果表明,RL正则化算法在模糊核的估计存在误差时,依然能够得到较好的图像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self‐weighted mean (WS) – in which each value is weighted by itself – is presented in several contexts and illustrated. It is incorporated in a set of more familiar means. Intuitions concerning WS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9.
构造了de Sitter空间S1中的一类具有零Gauss-Kronecker曲率的极大超曲面,它们是双曲空间H4中一类极小浸入曲面ξ:V→H 4的"Polar Map"像。  相似文献   
20.
Subscores Based on Classical Test Theory: To Report or Not to Repor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reporting subscores, both at examinee level and at aggregate level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reasonable subscore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hig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o minimize incorrect instructional and remediation decisions. This article employs a statistical measure based on classical test theory that is conceptually similar to the test reliability measure 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n subscores have any added value over total scores. The usefulness of subscores is examined both at the level of the examinees and at the level of the institutions that the examinees belong to. The suggested approach is applied to two data sets from a basic skills test. The results provide little support in favor of reporting subscores for either examinees or institutions for the tests studied 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