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826篇
科学研究   13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6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电动汽车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案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驱动模式的改变带来汽车服务技术的转变,电动汽车高技术人才缺口非常大,社会急需一大批专业的电动汽车服务人员。职业院校开展电动汽车技术方向的一体化教学,培养电动汽车方面的人才,可以缓解社会对电动汽车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针对职业院校在开展电动汽车一体化教学时所涉及到的专业能力目标、教学方案、一体化学习工作站的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建设性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2.
李煜后期词作主要是其从一国之君到亡国之奴后的心理写照。在其后期词作中惆怅和悲伤贯穿始终,而这两种情感又是人类经验中很重要的方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在组织抽象情感时,人们习惯于根据自身的人体感知来对情感进行隐喻式的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对李煜后期词作中的隐喻进行解读,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煜后期词作的情感以及人类思想的语言体现。  相似文献   
73.
胡小异 《鸡西大学学报》2011,(12):122-123,127
隐喻研究和对学习的研究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概念隐喻理论为研究人类的认知带来了新的视角,“学习”这一抽象概念的构建也可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在讨论“学习”和“行走”两域之间的映射后,进一步从汉语语料验证概念隐喻理论,并从一定意义上指导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74.
通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课文中的实例阐释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意义构建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和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5.
张杰  朱亚梅 《快乐阅读》2011,(26):191-192
This paper firstly sheds much light upon metaphor operation from the conceptual strata,parts of metaphor and types of metapho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ior characteristics.The deep structure and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metaphor unite metaphorical concepts with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in the literature works and life.  相似文献   
76.
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文章通过对比汉语与英语中相应的空间方位词“上、下”,对其隐喻拓展意义进行探讨,从而使学习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给他们带来困惑的非方位意义的方位词多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体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在旅游风景的欣赏过程,当旅游者作为欣赏主体去体验和感悟风景客体时,旅游者会借助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来欣赏和领悟风景的美。以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似性为理据,始源域身体场的特征映射到目的域山水风景中,形成山水风景是身体这一隐喻。通过身体隐喻来欣赏和感悟山水风景,使人更能体验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的感觉。  相似文献   
78.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原本只用于交通运输中的行业语经常被泛化使用到其他领域,并随之衍生出非专业语义的新义。交通运输类行业语的泛化大致处于"临时比喻——出现泛化用法——形成固定义项"这样一个连续统中,并在泛化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为丰富的特点:结构上以偏正和动宾式为主、意义上有较为鲜明的形象色彩且为人熟知、泛化过程具有渐变性、泛化使用具有不平衡性和成组性等特点;其泛化方式主要体现为隐喻式、转喻式和引申式三类;而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语言使用者的变化等是交通运输类行业语泛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79.
隐喻论与象似性同为认知语言学下的重要理论,探讨这两种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并分别介绍了隐喻论与象似性在词汇与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对于如何利用这两种理论改进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认知语境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经验对外部世界里的事物进行认知后产生的结果。隐喻则是人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某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判断和认知另一件事或经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因此,对隐喻的正确理解最重要的依据是基于认知语境基础上的。对隐喻的翻译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结构,因此要正确地进行隐喻翻译,就要寻求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以便理解和掌握话语中的真实含义,以期得到最成功的翻译结果。《诗经》三百篇中描写了许多动植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是作者进行诗歌创作时运用隐喻思维的产物,对隐喻的理解不当,就会使译文产生偏差。目前,《诗经》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译者的认知语境情况对翻译活动以及翻译文本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以认知语境为理论基础来分析《诗经》中的隐喻翻译情况就显得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