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429篇
科学研究   10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16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显示”理论是维特根斯坦为解决划界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语言分析思想,它在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这种思想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从总体上看,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对“显示”理论进行分类;二是对“显示”理论进行宗教解释;三是类型论的解释。在分析了这三种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这三种解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显示”理论的新的解释思路。  相似文献   
992.
古今义浅说     
训诂学是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解释字义或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而作为语义基本单位的词义是纷繁复杂的。大量的词义随着时代的推进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在对字词进行训诂时,有必要辨析古今词义。笔者在此试图以古义与今义为研究对象,说明古义与今义的含义,探讨古今义的差异,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3.
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美育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美育教育的出发点是丰富、陶冶及美化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其自觉提高自控能力及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就美育的特点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在分析学生志愿者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培训的意义和现状,探讨了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培训工作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现代词学是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从中国词学发展史的角度,从传统到现代对接的角度,现代词学都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当前,关于现代词学研究的成果还不是太多,大多以少数几位成就比较突出的大家的个案分析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研究水平还停留在史实还原的阶段,缺少宏观研究成果。这一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能引发出许多重要的理论话题,比如"大家"的魅力、家学的传承、学校的影响、学术的进步等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考察从殷商到现代汉语时期文献资料上的"乃"字使用情况,了解"乃"从实词到虚词的发展过程。殷商时期"乃"表示"你"、"你的"含义,随后语法意义不断增强,成为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之一。近现代以来,除了由"乃"组成的双音节词仍作为连词使用,"乃"基本已经退出了语言的舞台。  相似文献   
997.
"泗水捞鼎"故事在早期文献中本身带有扑朔迷离的色彩,而汉代依据该故事创作的画像则更使该题材的图像意义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在学界研究汉代"泗水捞鼎"画像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楼阁人物"式"泗水捞鼎"画像意义进行考证,尤其注意到这类画像实含有为死者及其家人共同祈福的含义。反映了汉魏晋时代一些墓葬中具有祈福、喜庆等信念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关于重叠式形容词的语义分析,历来众说纷纭。论文主要从新疆方言中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入手,即包括重叠和叠音的不同形式,与普通话比较,通过差异分析新疆方言里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义特征,重点从结构形式人手比较分析附加意义的区别和特点。  相似文献   
999.
由于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语境下对古代汉语中一些常见语词的理解已与其本义迥然有别,今把对古代文献典籍中一些常见词语本义的分析随记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趣味的生成和人类基本的体验活动知、情、意三者不相分离,并伴随其中.知的阶段能产生知趣,情的阶段能产生情趣,意的阶段能产生意趣,而知、情、意三者的同时共生就会产生趣味.言、景、身体体验与知趣,象、情、审美移情与情趣,意、事、艺术抽象与意趣是趣味生成的心理机制所包含的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